10月17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七届公路养护新材料新装备应用技术大会在古城南京落下帷幕,来自全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系统、科研院所、高校及行业领军企业的众多领导、专家学者与科技工作者,就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未来方向展开了深入、专业的研讨,一大批公路养护新材料、新装备科技成果参加展示展演,展现了公路养护行业积极蓬勃的科技创新活力。
目前,我国公路网络已进入存量时代,养护管理工作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推动养护技术革新,发展高质量的养护材料与高效率的养护装备,是适应现代公路养护绿色低碳、经济适用、高效耐久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交通强省,公路通车里程长、路网密度高,养护任务艰巨。江苏交通部门表示,通过本次大会,汲取了全国先进经验,推动江苏在养护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方面的应用水平,积极构建符合省情的高质量养护模式。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公路养护技术专家郑健龙教授作了题为《公路绿色养护技术发展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他系统阐述了发展绿色养护技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绿色养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效后指出,面向“双碳”目标,公路养护行业必须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重点发展废旧材料高效再生利用、低温减排养护技术、生态友好型养护材料等,构建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养护技术体系,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伟斌作了题为《守正商士道,激发创新力》的主旨报告。他从企业经营哲学与技术创新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享了英达科技如何坚守商业道德与工匠精神(守正),同时不断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打造了集“材料与技术研究、设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施工、人才教育”于一体的“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塑造了“公路医生”的品牌形象,并开创了行业登陆港股先河的经验与思考。
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分享了题为《路面隐蔽结构的无损评价》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利用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对路面内部结构状况进行精准、快速、非破坏性诊断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设备;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孟书涛带来了《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监测与成效》的专题讲座,通过大量实地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变化规律与典型病害特征,评估了现有养护措施的成效,并就如何优化监测体系、提升养护决策科学性、实现精准养护提出了专业建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田波研究团队分享了学术报告《多年冻土区在役公路路基治理和改造技术》,详细介绍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在相关治理与改造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与工程实践成果。
大会还设立了“特殊地区路面运维养护创新技术论坛”“养护装备向‘智’向‘新’发展论坛”“养护新材料新技术高质量发展论坛” 三场平行主题论坛,考察了江苏绿色养护工程现场,参观了江苏绿色装备生产基地。
记者 孟亚生 李先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