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探索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
2025-07-25 17: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文雯 徐彬  
1

“从抗日根据地的一处红色堡垒村,到现如今乡村振兴的最前沿,站在200亩的蓝莓采摘园中,我们看到了大树村村民对蓝莓这一致富产业的信心。”日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来自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党员们来到这里开展实景思政课教学研究实践。他们调研村史村情,在蓝莓田边录制专题思政课,并在村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

连云港是苏北抗战的重要战场,小沙东海战、青口十八勇士等红色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曾在这里书写。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们先后登上抗日山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纪念碑;探访秦山岛,重温八路军海上抗战的峥嵘岁月;走进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和影像资料感悟军民一心、共御外侮的壮烈历史;深入黑林镇大树村,聆听老党员讲述“抗日堡垒村”的红色故事。“通过实地寻访红色足迹,看到这里旧貌换新颜,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研究生党员郝子宁说。

本次活动中,学生党员用镜头记录下红色遗存、历史照片、文献档案500余件,访谈村民50余人,以此作为抗战精神、支前精神、老区精神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鲜活教材。参与活动的党员们还围绕“抗战精神与新时代青年担当”展开研讨,形成调研报告,为地方红色文化传承建言献策,试图解锁乡村振兴的红色基因密码。“把思政课开展在这里,是我们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创新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研学,引导学生从革命传统中汲取智慧力量,学深悟透伟大抗战精神,深刻理解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精神标识。后期我们将把相关资料将纳入学校“红色思政”资源库,惠及更多师生。”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冠群说。

近年来,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聚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先后组建4支理论宣讲队伍赴江苏、云南、西藏等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服务对象覆盖2万余人次,曾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红色专项”二等奖、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此次活动是学院师生党员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之际重走抗战烽火路,将思政课堂和理论宣讲延伸到抗战热土上的重要探索。“我们把课堂搬到蓝莓田、展馆和革命旧址,就是要引导学生党员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关切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和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更多‘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新时代青年。”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丁玲表示。

标签:
责编:徐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