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让健康免受“伤”
2025-07-03 20: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最近,一场别开生面的卡路里超级足球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运动场火热上演。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友队 、雄安新区未来健康传播中心“谁也踢不过”健康传播足球队三支队伍同场竞技,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兼具竞技激情与健康理念的体育盛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马昕书记表示:骨科医学与运动健康密不可分,希望通过赛事传递“科学运动、预防损伤”的理念。

继国家卫生健康委2017年发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提出“三减三健”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后,2024年起连续三年为“体重管理年”,前所未有地关注肥胖和减重。很多中老年人在这一波全民减重的宣传氛围中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纷纷加入瑜伽班、跳操班、广场舞训练、马拉松运动等,希望改变已有的慢性疾病状态。不仅是中老年人,更有很多年轻人意识到肥胖的危害,也开始重视运动,期望人生“逆袭”。“体重管理”折射出许多人对健康的需求,也将“生活方式医学”及“科学运动”的概念推至台前。

生活方式医学强调通过营养、运动、良好的睡眠和心理健康的管理,来帮助人们减少疾病、减缓并发症,维持健康状态。其中科学运动,是当下有减重需求的亚健康人群需要掌握和践行的行为方式。然而,当健康知识缺位,盲目跟风、不正确的运动使得关节损伤、肌肉拉伤、腰椎受伤的案例屡见不鲜。运动的本质是追求健康,为了“健康”一定要科学运动,别让身体受伤。

一家医院的门诊就诊情况显示,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慢病患者想通过运动控制体重、控制血压,报名参加马拉松,跑完第二天就发热住院了;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希望运动锻炼成“钢铁侠”,但没有热身就拉大基数的重量,肩袖损伤了,心情立马变得“不美丽”;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练习瑜伽,不注意保护,腰椎受伤的;也有运动后补充能量大吃大喝,体重更重的案例。本应通过运动维护健康的行为,反而成为伤害身体的因素,这揭示了科学运动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运动方式因人而异,为了避免损伤,尽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以做一些比较缓慢的、强度较低的运动,选择散步、快步走等,运动量要一点点增加,慎选马拉松运动,如果运动前测量血压达到180/110,不要运动,运动时不要屏气,结束时要慢慢减节奏,运动后要拉伸、放松;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选择背飞燕式运动、游泳;体重超过200斤的大基数人群,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制定运动和营养相结合的计划,遵循个性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注意保护关节。各级医疗机构的“减重门诊”“运动医学门诊”都能给予很好的建议。

通过科学运动带来持久的健康,需要长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规律的运动。我们强调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既要重视科学运动的方式,更要懂得包括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体检管理、戒烟戒酒六个维度的生活方式医学干预举措,保持科学、理性、恒心。唯有此,才能有效应对体重管理的挑战,改善并维持健康状态。

作者:龚海燕

(公共卫生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