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新时代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系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全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学生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培根铸魂做人的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等,并首次明确指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学生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新时代,面对高等教育建设的新要求,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诉求,教育者立德树人的新追求,需要守正创新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细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青年成长成才实践,推动学习工作生活与复兴大业同频共振,为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提供立场方向方法指引,让学生在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中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切实培养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创新就要聆听时代声音,倾听学生诉求,回应时代呼唤,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深刻洞察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学生发展方向,更新育人内容、丰富育人手段、创新育人场景、提高育人效能,推动学生工作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一、规范协同育人新体系,凝聚育人力量
学管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培根铸魂做人的工作,要树立协同理念,坚持“一盘棋”思想,要构筑全方位、全周期、全场域、全链条的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条块结合、一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无缝对接、高效协同。一是学管干部教师要有效落实主体责任、用心用情履职担当。要聚焦一线、驻守一线、深耕一线,切实掌握理论武装、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强化育人实效,跟踪保障就业服务、持续推介资源渠道,做到精细服务干在先、风险防范想在前,坚守育人初心、凝聚育才力量。二是要拓展管理服务场景、群策群力护航成长。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上好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志愿服务课,凝心聚力、协同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完善学管队伍选拔培育机制,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按照守正道、求真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标准,选优配强学管队伍。通过定期开展辅导员“传帮带”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专业涵养,在育人实践中打造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学管教师队伍。
二、精细教育管理新机制,保障学生权益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抓好建章立制,突出标准引领。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和“细致、精致、极致”作风,抓好周密部署、科学统筹、稳慎落实,又要坚持真抓实干、集约高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一是要完善和落实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纪律处分等,确保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要建立健全学生诉求反馈机制,主动发掘学生群体中的敏感因素、苗头问题、安全隐患,主动提供一站式学生服务,包括学习咨询、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与此同时,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三是要完善学工档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和成长轨迹。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建议。与此同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学生成长激励考核办法、辅导员队伍考核办法,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质效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提升管理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立德树人新方法,数字赋能成长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学管教师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融入数字新时代,提升数字素养、回应实践需要,创新育人新方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过硬的作风,扎实推进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构建起“理论深度+情感温度+时代鲜度”的育人矩阵,推动学生工作提质增效。学管教师要深耕育人沃土,做青年学生成长的贴心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主动适应新时代青年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用“00后”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江苏警官学院 程亚萍,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育人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3FYHLX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