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丨社交媒体把关机制如何消解“别字的隔膜”
2025-01-16 17:12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刘海明 李佳怿  
1

编者按:在智媒环境下,社交媒体平台的把关正在转向由用户、编辑与机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式把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刘海明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佳怿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12期刊文认为,这种把关机制背后存在主体间关系协调的问题,其中多义性的汉字、创造性的用户与单一逻辑机器之间的关系矛盾造成交流方面的障碍,反映出“人-机”“人-技”之间的价值冲突与关系紧张性。研究发现:智能机器介入把关后衍生出的技术秩序、技术依赖与“技术律令”限制着用户的自主表达、消解着编辑的职业价值、阻碍着不同圈层群体的情感交流,导致思维固化、内容误判与“别字”现象的蔓延。以主体间性理论重构主体关系,找寻技术理性和人文关怀共存的平衡点,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有助于促进平台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

当前,社交媒体平台采取“人性化+智性化”的把关模式,由于机器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有限,针对文字表达形式而生成的多元文化重组现象,基于算法逻辑作出判断的机器把关存在个例特殊性与经验普适性之间的矛盾,既无法分析多维度的情境和语义,也无法区分内容的价值导向,用户的文化创造容易被误判或漏判导致“别字”现象的蔓延,从一个侧面表明现行的把关机制难以满足用户对字词自主创新与多元表达的需求。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别字”现象使主体间在线交流的障碍在技术作用下有增无减,存在关系协调的问题。本文聚焦于对用户文字创作与多元表达的把关,通过回顾把关环节的重要作用,探究把关参与主体的职责转向,讨论多元主体之间关系的紧张性,运用主体间性等相关理论提出把关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构。

关系的生成:社交媒体平台把关转向与“别字的隔膜”

(一)把关内容与职责转向的隐忧

伴随着社交媒体平台兴起,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格局正在发生变革。为保证平台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把关”这一环节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随环境的改变不断演化。一类研究着眼于把关角色的转变。新型把关人依附于具有商业性质的平台从事着数字劳动和情感劳动,负责过滤违反平台品位、规则或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容,决定平台传播的具体内容。这类商业内容审核员的技能广度拓宽、专业精度削弱,把关角色也从“监控员”转向“保洁员”。另外一类研究从社交媒体平台的特性透视把关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衍化,指出新型把关人在把关过程中受平台算法的技术逻辑以及用户社交互动的影响,把关作用从“信息编审”转向“舆论导航”。上述转向在继承纸质媒体把关职责的同时,也将用户突破语言规则束缚的艺术化创造纳入评判标准,为机器参与把关带来诸多隐忧。

(二)弱自主性机器介入的内容误判

为适应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机器把关历经“弱自动化”到“强智能化”的转变,从单一先行或后置的内容判断转向实时监控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整个流程,其优先性、主动性与高效性帮助人工编辑完成90%95%的内容过滤。

机器文字把关的核心技术为自然语言处理(NLP),通过语法分析、情感分析、词向量分析等技术对内容归类,与自身数据库进行比对,识别文本中的不规范应用。智能机器的自主性是一种弱自主性,对于高度依赖上下文语境和语调的汉字语言体系而言,NLP语言分析技术无法模拟人类认知能力的自主性、创造性与意识性以及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理性思维与德行伦理等复杂的心智运转机制,在面对无法提前预知、与原有语义偏离、易引起歧义的用户内容时,难以确定用户附加别字的表述是否具有超出纯文字表达意义的其他思考,使尊重用户多样性的需求成为新难题、内容误判成为常态。这表明,平台上无法自动审核的信息仍依赖人为干预,编辑人工把关的作用凸显,需要对用户的文字创作再次解码,评判含有别字、具有歧义的表达是否包括不良内容、是否满足多样性与创新性需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与平台规则等更多元的细节。同时,由内容误判引起的用户新一轮别字替代与创造给编辑和机器的判定造成困扰。

(三)“我-他”把关模式的交流割裂

在智能媒体环境下,用户能够集结在信息世界中在线交流,把关模式从信息传递的线性单向过程到用户参与沟通的互动过程,再到信息来源与用户之间不再具有中介的消除过程,把关节点的多样性弱化了特定把关人的控制。社交媒体平台探索构建出用户型把关人的参与制度,部分用户经过专业的培训考试与平台账号的等级审查,从原先的被把关对象成为把关人,参与筛选已在平台上发布的内容。用户的身份转型使把关模式从“我-他”转向“我-你”变得可能,但由于智能机器的介入,审核、申诉等流程中的对话愈发模块化和机械化,人工编辑的对话入口则更为隐蔽,多数用户倾向选择简单逃避的方式隐匿自我需求、被迫减少沟通机会,在这种难以互动交流、完全依靠编辑对“被把关的受众”的想象进行引导的“我-他”把关模式下,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言论与行动张力愈发显著,诉诸理性话语与行动得到的不是理性的反馈而是二者关系的割裂与对抗,滋生了更多通过字母、符号等附有别字的文本刻意建构的“社交白话”以逃避规则约束。

关系紧张性:理性审视把关主体间“别字的隔膜”

在社交媒体平台“智性化+人性化”的人机协作把关转向中,用户、编辑与机器之间离不开技术的连接,这既是技术赋能的过程也是三者对话交流间隔膜生成并被推进的过程,其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导致人的主体地位陨落与主体间的关系矛盾,反映出“人-机”“人-技”之间的价值冲突与关系紧张性。

(一)用户自主表达与技术秩序的紧张性

社交媒体平台的智能把关能够满足平台过滤不良内容的基础需求,但单一逻辑难以应对具有多元创造性的生命力,用户尝试以不同的表达形式应对智能机器内容判定的偏差。

用户的多元表达形式包括:一是率真性表达,这种表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二是有害性表达,这种表达具有故意违反规则的特点。三是限制性表达,这种表达具有选择性的特征。由于有害性表达的存在使平台对字词的把关更加敏感,用户率真性表达的需求在平台规则的限制中受阻,为避免表达中涉及屏蔽词而被限流或下架,促成了一种限制性的表达形式。用户运用谐音、音译、异形等方式以及拼音、emoji、符号等元素替换原有字词,使语句中字词和其前后文字形成组合,实现原义的消解,这类附有别字的词语传播度广、用户参与度高且缺乏逻辑性,如“GO14”“Strong”“低脂”“丈育”等皆是通过谐音或象形以更为简略的表现形式传达更多的信息含量,这使限制性表达在帮助用户思想输出的同时也为有害性表达提供可乘之机,降低了汉语词汇的纯洁性。

平台在机器把关的算法制定中居于核心位置,发挥着秩序维护的作用,影响内容发布后的把关过程并决定内容在平台上的可见性。以平台利益为基础建构的技术秩序在无形中限制并操控用户的自主表达与思维模式。

互联网赋予个体权利的愿景被技术秩序中的隐性权力所冲淡,自主表达在与技术秩序的紧张性中失去活力,率真性表达被削弱、整合与吸收,不仅削减用户的创新热情与分享欲望,也使其尝试抵抗规则,通过限制性表达规避机器把关。当限制性表达的替换习惯成为自然,离开原有语境的用户也倾向使用这种修辞负偏离的方式进行表达,使机器学习的数据库中充斥着用户表演、调侃、敷衍等态度下生成的伪数据,汉字的严肃性与规范性面临威胁。

(二)编辑职业价值与技术依赖的紧张性

社交媒体平台人机协作的把关模式赋予智能机器权利使“拟主体性”凸显,在这个过程中,机器的人化与人的机器化趋势造成编辑复杂多元的思维模式转向对理性物质生命的盲目信赖、认同与追求,逐渐异化为技术的归属品,这与以提高把关效率、解放人力、探索多元世界为目的而造就智能机器的初衷背道而驰。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思考决策、劳动能力的提升与“职业身份”的获得,网络舆论实践对智能机器的依赖度趋于强化,机器的“拟主体性”对人的主体性构成挑战使原本属于编辑的权力逐渐向机器转移。以技术为导向的把关模式重塑了人-媒关系的时空维度与感知尺度,改变了原有的职业场景,编辑的身份边界处于游离状态,使这个群体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面临挑战,职业方位感与职业价值缺失成为新的问题。

一方面,机器将编辑的操作时间与判断动作换算成数据记录下来,通过不断训练和累积逐渐达到筛选用户内容关键词的最佳把关模型,获得超越基础职能的编辑性权力。

另一方面,智能机器被嵌入现实世界,从线上主导向“离线随处可见”迁移使编辑对高效与便捷的人工智能与算法技术产生工具依赖,若编辑对技术依赖的程度逐渐加深,对待内容判断是与否的选择倾向于适应和认同算法的决策,忽视限制性表达中趣味性、隐喻性、融合性等特征,将难以对用户多元变化的言语创造作出正确判断。

(三)职业情感交流与“技术律令”的紧张性

面对强社交属性的平台与用户个性化建构的需求,编辑的情感参与有助于缓解把关过程中由技术秩序与技术依赖形成的交流隔膜。与此同时,随着编辑、用户与没有情感和精神价值的智能机器接触,在“技术律令”的施加下产生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加剧了编辑职业价值的消解、用户自主表达的限制与圈层间沟通交流的停滞。

在当前的把关机制中,“技术律令”暗含于平台的价值体系,而平台又是编辑生存的载体,既定编码逻辑使编辑被动接受“技术律令”所附加的价值观,并屈服于工具理性,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模式逐渐被重组,“有情感”被视为不健全、不正常,只能继续保持“酷”的情绪姿态,造成编辑的情感劳动被忽视。在流量至上的媒介生态中,以速度、数据为判别标准的把关取向正在逐步消解编辑的价值与专业性,影响编辑判断附有别字内容时情感对话的空间。

缺乏情感参与的单向线性把关模式对用户参与把关与理性发表言论产生影响。机器把关中算法对现实世界的建构潜移默化地改造并驯化用户的思维模式,使主体的关系悄然发生逆转,用户在“技术律令”的施加下出现“装置失语”现象,比如“YYDS”“绝绝子”“很哇噻”“泰酷辣”等词语成为对事物夸赞、认同或惊讶的常见组合,情绪在表达上被归为简短的字词,这导致主体感受事物与情感共鸣的能力愈发匮乏,长此以往,将沦为机械式的旁观者,不利于用户参与的互动式把关模式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用户期望能够以申诉的方式解决机器判断失误时,将遇见难以根据对话情境变换回复内容的“AI客服”,对话采用生硬、重复的内容易使用户误解,甚至产生无奈、懊恼的情绪。这促使部分用户创造出更多隐蔽的表达方式,如运用符号、字母对现有语言体系的混合拆解或赋予正常字词迥异于其本身的含义替代具有辱骂性质的话语以逃避屏蔽。

关系的协调:消解把关主体间“别字的隔膜”

为调节主体之间的关系失衡,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社会交往中的双方是相互理解、同情或创造彼此关系的主体,是一种基于交往理性的协商合作关系,具有交互性、平等性与理解性。通过主体间性重构把关机制中多元主体的关系,揭开“别字的隔膜”,实现协同发展与良性互动。

(一)把关角色的重塑与表达创新的规制

智能机器对用户多元表达与编辑价值认同的影响归根结底源于创造与使用技术的人。使技术拥有社会意义的并不是技术本身,技术自主性对人的自主性反客为主正是人类驱动的产物。为此,需要通过塑造积极把关角色,将人从被动服从技术自主性的后台推向主动参与把关建设的前台。

首先是编辑面对职业价值的弱化与技术焦虑需要摆脱对技术的过度依赖,重拾自我的社会属性。编辑有必要重塑具有边界感的专业身份与专业精神,不断引领文化创新,发挥专业优势解决因别字而被忽视的具有新闻价值、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变化的动态模式中调动用户参与的主动性,日益紧密个体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的身份认同。

再者是用户面对自主表达的限制与误判需要突破技术秩序下的思维模式,在合理的范围内创新。其一,用户需要提高媒介素养,避免为逃避审核而使用别字的有害性表达,个体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与规范能够重塑扁平化、多中心、离散化的媒介空间,为网络环境的优化与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形成整体性力量。其二,用户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重建个体的价值秩序,以积极正向的文字创作塑造并维护自身良好的网络形象,同时从被把关角色转向把关角色以提高自觉参与把关的意识,在与众多使用者共同规范内容的生产创新、共创美好网络环境中获得成就感,成长为灵活思维与责任道德并存之人。

(二)把关机制的优化与共生关系的协调

聚焦智媒环境下的把关实践,用户、编辑与机器三者之间应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社交媒体平台连接彼此提供一个信息反馈的渠道,在公开把关流程、共同协商规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的把关实践应融入互动与理解的精神以保证反馈渠道的透明,建立基于契约的共生关系。

避免“一刀切”的词汇限流和屏蔽模式,需要寻找更为温和、恰当的应对文字差错的管理办法。首先,除简化违规内容举报的环节和优化问题申诉回复的精准性外,通过在页面设置专有频道或模块公开讨论存疑的别字问题,将难以定性的内容的处理过程透明化,在用户与编辑讨论、协商、请教或辩论的过程中弥合交流割裂的问题,共商自主表达的限度与广度。再者,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中内容共享、沟通交流所存有的数据优势,结合算法技术将平台已积累的用户内容组建为结构化的数据库,及时提炼、总结别字的使用语境和规律,确保平台规则与算法规则制定者得到更为有效的信息反馈,使机器学习在更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完善智能机器评判具有别字替代、情感抒发等内容的算法模型,实现技术升级。同时,通过违规内容发布、搜索、浏览以及被举报次数等维度划分具有潜在风险的用户群体,并整合其中对应的高频词汇,针对不同风险系数的用户、字词采取不同等级的监管策略,提前备案,预防因误判或漏判造成的有害性表达的大规模传播。此外,平台需要明确对不同内容的奖惩力度,以有关“表达创新”的激励计划激发用户正向创作的想象力与生命力,以严格的惩处措施修正用户利用别字逃避审核的习惯。

(三)主体地位的把握与对话把关的实现

为更好实现把关过程中对话的平等性与有效性,“我-我”对话式把关成为发展的趋势。这种模式是“我-你”互动式把关的改进版,如新浪微博的“微博监督员”、B站的“风纪委员”、知乎的“众裁官”等用户参与的把关制度,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参与把关的尝试充分展示了多元主体存在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必须承认人是具有自主性和主体意识的个体,在这种承认关系中摆脱用户与编辑对技术秩序的妥协与技术性的依赖,当用户率真表达出现引起歧义的内容时,发布者、浏览者、编辑需要主动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与知识交流意见并把控信息生产,减少因忽视别字背后的深层含义造成的误判与漏判。再者,承认人的个体身份与权利主体的地位,在合规范围内拓宽对用户表达形式的包容度,重视编辑个体价值观与情感交流在把关实践中的现实作用,通过遵循有方向性的多元化原则帮助用户与编辑获得正向反馈以延续文字创作的热情与职业素养的发挥。此外,平台可以通过定期挑选机器把关的存疑内容,将其制作为测试题并开展“把关人体验”的活动,帮助主体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把关的乐趣,提高参与把关的积极性。由此,在承认多元主体存在的同时避免人与技术主体地位的本末倒置出现“人”隐身于智能机器的现象,改善关系对峙的“我-他”或“我-你”把关模式,形成“我-我”的对话式把关。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12期。原文约13000字,题目为《“别字的隔膜”:社交媒体平台把关主体的关系重构》。此为节选,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I9zGpfoi3fI_HugQs5QKg。)

【作者简介】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媒伦理与法规研究中心主任

李佳怿,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博士研究生

标签:
责编:唐可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