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文物盼归,《女史箴图》“舞”动思乡情
1

“看哭了,超震撼!”

“令人感动的作品,感受到顾恺之名画里‘女史’们那份流落异乡的心情。”

“作品的创意、舞蹈动作、音乐衔接和光影效果,都是一级棒!”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结果公布,南京原创古典舞《思乡切·女史箴图》成功入选,实现了南京在该奖项评选中的历史性突破。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高度评价道:“《思乡切·女史箴图》有着饱满的情感力量,非常打动人。”

从东晋画家顾恺之笔下的传世名画《女史箴图》,到今日以舞蹈形式重现的《思乡切·女史箴图》,这段跨越千年的时光之旅讲述了一个关于“文物盼归”的故事。主创团队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舞蹈的创作历程与感人的幕后故事。

“会跳舞”的女史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表情,那一定就是《思乡切·女史箴图》。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女史箴图》——原作已失传,现存的唐代摹本流失海外藏于大英博物馆,更令人痛心的是,因保护不善甚至一度出现老化、掉渣的现象。南京市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南京市歌舞剧院院长管辉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舞蹈,讲一个‘文物盼归’的故事。”

舞台精心布置,重现了大英博物馆的一角。展柜中,《女史箴图》中的一位女性形象被赋予了生命,她与故乡的同伴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历经海外漂泊,饱经风霜,如今老态龙钟,艰难地寻求着与故乡的重逢;而故乡的同伴依旧年轻且充满活力,水袖舞动间尽显力量之美,表达了对“她”归来的深切期盼。

随着剧情的发展,长卷轴缓缓流动。当故乡的身影逐渐淡出视线,《女史箴图》中的“她”轻轻拾起散落的画卷,将自己紧紧包裹其中,仿佛将所有的伤痛与思念都凝结在这幅画里,这一幕不仅触动人心,更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短短8分钟的舞蹈背后是8个月的不断打磨,主创团队几乎每天都在排练,历经十多稿修改,最终呈现出独特的叙事和动人的情感。作品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文化归属感,让观众沉浸在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之中。

最难的一幕

尤其感人的是结尾一幕,“女史”盼归而不得归,掩面而泣,不得不重新爬上象征大英博物馆展柜的车台。这一幕不仅是整个作品中最难演绎的部分,也是最能打动人心之处。车台高度160厘米,需要女演员一次性发力爬上去,这对技术和力量要求极高。领舞的陈园在终评前一周排练时受伤,但仍坚持带伤演出,比赛当天又发烧,但她依然克服困难,完美完成了表演。

整个创排过程中,所有成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排练常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担任群舞主舞的徐嘉说:“为了提升身体素质,我们在手腕、脚腕处裹着沙袋进行排练。”最终,当作品完美呈现,所有人喜极而泣。

台上表演的是18位女演员,台下还有17位男演员默默地承担着重要工作。舞台上流动的长卷轴、车台等,都需要由他们精准操控。虽然他们不用上台表演,但同样排练到夜里两三点。“我需要配合灯光、音乐、走位,难度一下子上来了。”荷花奖综评演出结束后,负责操纵车台的金鑫鑫发现,自己的整个手臂都麻了。

“19岁”的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台上的18位女演员平均年龄仅19岁,其中群舞中的12位为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她们通过“校企委培”人才项目得到南京市歌舞剧院的自主培养,尽管此前没有舞台经验,但在此次评选中脱颖而出。

作品的成功,政策、人才、资金的支持缺一不可。管辉介绍,《思乡切·女史箴图》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支持的“孔德辛工作室”和南京市舞蹈家协会、南京市歌舞剧院创作,是南京“校企委培”人才项目的成果,得到江苏省文联、江苏省舞协、南京市文旅局、南京市文联、南京市文投集团以及南京市演艺集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此次“荷花奖”古典舞评奖共有227个作品报名参加初评,24个作品入围终评,学生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专业舞蹈院校的优秀成员和专业歌舞剧院的成熟演员。

“之前有人建议外请演员,邀请北京、上海的优秀舞蹈演员加盟,得奖的希望会更大一些。”管辉说,“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意义不大,尤其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为获奖,只是想培养人才、出一个好作品,想把我们自己的演员拉到全国的舞台上去看一看,找一下差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乡切·女史箴图》进行着独特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流失的文物,并期盼它们早日回归祖国。”管辉说,未来,《思乡切·女史箴图》将在公益演出或专题演出中作为重点节目展示给更多观众。

□ 记者 陈 洁

标签:
责编: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