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接力 匠心传承“织中之圣”
1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非遗中,有一种传承千年的技艺,有着“织中之圣”的美誉,这就是缂丝。作为唯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织造工艺,缂丝工艺自南宋以来,便深深扎根于江南。在苏州城内,太湖之畔,非遗传承人范玉明和范辰霄父子,用双手传承古老技艺,以匠心编织锦绣繁华,让昔日皇家技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近日,记者联系上范辰霄,此时的他正在巴基斯坦学习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忙碌的学习间隙,这位00后青年传承人将父子二人与缂丝的深厚情缘娓娓道来。

缂丝的起源可追溯至汉魏时期的“缂毛”技艺,唐代时被运用于丝织物,到了宋代,逐渐从实用品转向观赏品生产。因其织造工序极其细致,色彩变幻极其繁琐,存世精品又稀少,所以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盛名。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缂’是织法的一种,由于‘缂’字读作‘kè’,常有人误以为‘缂丝’是用刀刻出来的,实际上并非如此。缂丝之美,在于其图案仿佛用刀在丝面上雕刻而成,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范辰霄解释说,缂丝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缂丝织造的速度比云锦更为缓慢,即便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工,每天最多只能织出1—2厘米的长度。”

范辰霄的父亲范玉明是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三十多年来一直潜心从事缂丝技艺的研习与传承,创作了许多精品力作。2006年,范玉明受明十三陵博物馆的邀请,与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织造专家一起参与了出土文物复制项目。其中,明万历皇帝的一件龙袍由于年代久远,炭化严重,衣服的结构、图案仅凭肉眼已很难辨认。为了逼真还原丝织品的原貌,范玉明和其他专家,多次进定陵对照残留织物,研究分析组织结构,并参考文献古籍、发掘报告还原色彩,最终耗费六年之久,成功复原龙袍,为缂丝工艺留下了一件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

耳濡目染下,缂丝与范辰霄的童年记忆融为一体。“我生长在苏州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村里很多人家都是靠缂丝这门手艺活吃饭,儿时的我总是看到父母埋头缂织的场景,耳边是脚踩竹竿、手拿拨子和梭子‘沙沙沙’的声音。”大学毕业后,范辰霄回到家乡,将缂丝作为自己的事业。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几年勤学苦练,范辰霄顺利出师,2020年,他花费一年多时间,独立完成了一幅长达4米多的太湖风景长卷《印家乡》。

缂丝作品织造难度大,制作时间长,动辄几个月甚至几年,即便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缂丝制品依旧不能机械化生产,只能依赖匠人手工制作。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缂丝的魅力,近年来,范辰霄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了传统技艺新的功能属性,创作了手袋、香囊、挂画等一系列实用的工艺品小件。同时,他还开办网店、与带货主播合作,让缂丝艺术走进直播间,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9月,范辰霄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启程赴巴基斯坦拉合尔教育大学,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专业学习两年。“巴基斯坦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和悠久的手工艺传统,这为我提供了一个从多元文化中汲取灵感的机会。”在巴基斯坦,范辰霄探访人文古迹,学习古老技艺,他惊喜地发现,当地的地毯工艺,与中国的缂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与巴基斯坦工匠的交流与合作,他深入学习了地毯工艺的染色、编织和图案设计,尝试在缂丝图案中融入地毯的几何纹样,并借鉴地毯工艺的色彩搭配方式,为缂丝注入新的设计元素和制作手法。

学习期间,范辰霄还将一幅新创作的《缂丝唐风团花》赠予了巴基斯坦拉合尔当地政府,“这是一幅以唐代团花纹样为主题的缂丝艺术品,展现了唐代艺术风格的华丽和典雅。”范辰霄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通过丝绸之路,团花图案及其他工艺美术品传播至中亚、西亚和欧洲,影响了沿途国家的艺术风格。多元文化的交流也丰富了唐代的图案设计,使其融入了波斯等地的装饰风格,形成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独特风貌。

“我也希望能通过这次跨文化的学习经历,探索缂丝与地毯技艺的跨界融合,推动中巴手工技艺的合作发展。”范辰霄期待,古老的缂丝技艺能够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 王慧

标签:
责编: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