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何为优质、如何直达,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12月5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紫金文艺评论”交流分享会在省文化馆举行,专家学者、群文工作者围绕“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家门口”这一主题交流经验、分享思考。
去文化馆上美育课、看展览,正在成为都市青年的新风尚。近年来,省文化馆在做好传统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更精准“把脉”年轻人群的文化需求,推出一系列时尚、创新、高品质的文化活动。
如何让优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省文化馆馆长赵彦国开启了“无边界”文化馆的探索之路:一方面,利用现有物理空间重新改造,将其打造为集微展厅、小剧场、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另一方面,坚持“开门办馆”,打破空间局限,将文艺触角伸至城市各处,接连推出“秋思音乐节”“美的流动”“江苏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等品牌活动。“我们希望文化馆像春风、雨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提升大众审美水平,激发人们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赵彦国说。
优质文化资源是增强人们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张家港文化馆的群文创作团队,凭借《生日聚会》与《打折》两部佳作,两度摘得我国群众文化的最高荣誉——“群星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优质”的生动内涵。
张家港市文化馆馆长于天泊透露,自2006年开始,该文化馆便成立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两部作品的获奖是对张家港长期致力于基地建设及创作生产的认可和褒奖,也给当地群文工作者注入强大动力。于天泊坚信,一部真正“优质”的群文作品,必须从群众中来,最终回归到群众中去。
分享会现场,“曹家班”一曲高亢激昂的唢呐响起,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这支以唢呐为主乐器的家族乐队,经世代沿袭一直穿梭于民间百姓婚丧嫁娶中。时至今日,声名鹊起的曹家班演出邀约不断、获奖无数,不仅多次登上央视舞台,更是获得文旅部颁发的“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称号。“靠着一把唢呐,养活了全家人。”“曹家班”艺人曹嘎感慨。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为曹家班打开了新的艺术传播渠道,抖音账号“沛县曹家班唢呐”已收获超170万粉丝。但每次进基层演出,“曹家班”都随叫随到,二话不说就暂停直播。在曹嘎看来,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百姓,文艺工作者就必须迈开脚步,将喜闻乐见的文艺产品送到百姓身边。
如何协调各层面之间的联动,将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下沉到基层,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老百姓家门口,成为当下的课题。南京艺术学院文产学院副院长钱志中表示,江苏文艺院团的生产实力雄厚,很多作品曾获全国奖项,所以我们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将文化产品和老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资源的精准投放与有效利用。
钱志中建议,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实践中,既要聚焦文化资源“好不好”,更要关注群众“要不要”,应深入细致调研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偏好,确保将真正符合口味的文化产品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