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成为舞台“主角” 紫金文化艺术节千余场群文活动在全省各地火热进行
2024-10-26 07:13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慧,周娴,高利平  
1

缤纷秋色里,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给江苏大地染上一层“艺术色彩”。重量级的名家名团、文艺苏军的新创剧目接连亮相,带来一场“艺术的盛会”。而全省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举行的千余场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如火如荼,为“人民的节日”写下生动的注脚。

近日,省委宣传部组织调研组,奔赴全省各地调研群文板块相关活动。一路走过,惊喜不断,随着紫金文化艺术节的持续开展,江苏各地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群文精品佳作频出、文艺“种子”竞相发芽、百姓“民星”不断涌现,呈现出一幅各美其美、全民乐享的文艺“好风景”。

文艺为民,“家门口”的文化活动越来越精彩

10月11日晚,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暨金鼎文化艺术季群文活动在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戈娟融合苏北琴书、武术、鼓乐等多种形式创新编排的《运河画卷》,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附近居民冯琪带着80多岁的母亲来看演出,泗洪本土舞蹈“跑驴舞”以夸张的舞姿、滑稽的表演,让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每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都是一次全民乐享的文化盛宴。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不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办节导向,进一步将重心下移,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了文艺演出、艺术普及讲座、文艺志愿辅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让百姓在“家门口”共享群文创作新成果。

10月14日晚,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沙头村,2024“我要上‘村晚’ ‘艺’起下扬州”闭幕式暨优秀节目展演现场,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作为2024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我要上‘村晚’ ‘艺’起下扬州”吸引千余名选手参赛,3万余名观众现场观看,线上浏览超过2亿人次。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手指轻点屏幕,就能将各种盛大晚会一览而尽。而这样一场“草根”的群文活动,为何能受到百姓热捧?

“以前在台下当观众,如今登台当主角,感谢‘村晚’舞台包容接纳每一个有着音乐梦想的平凡人。”获得“村晚”赛歌类流行组一等奖的陈雨欣神采飞扬地说,“村晚”舞台上的每一位“民星”,都可以尽情展示自我,实现内心的小小满足感。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是紫金文化艺术节不变的宗旨。江苏各地持续打造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给了百姓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南京市栖霞区的“艺栖来·栖霞有魔力”、建邺区的“长江音乐节”、鼓楼区的“中秋节沉浸音乐诗会”,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常州不断丰富“青春乐都”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为青年打造零门槛音乐节,已举办超200场“野生”演唱会……

精准滴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对接

一台台接地气的文化活动,一个个不断壮大的民间文艺团队,一路走来,调研团见证了文化如何深刻地影响生活,不断地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0月19日,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暨南通金秋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文化江海行”走进如皋九华。演出现场,洋溢着浓郁地方特色和乡村气息的男声表演唱《上梁》,生动展现了当地百姓建造新房的生活情景。现场观众被一下子拉回旧时光:“上梁是我们百姓盖房的一件大事,这样的节目,才是我们百姓真正想看的!”

连续参加23年惠民演出的南通群文研究馆员王剑对百姓的口味已是了如指掌。他说:“一台节目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才能有‘好人缘’。”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就是要把好戏送到家门口,但怎么送、送什么,值得花心思细细研究。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江苏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创新方法,在群文团体与百姓之间牵好线、搭好桥,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公共文化的“精准配送”。

10月12日晚,华灯初上,一辆“文化大篷车”驶进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单王村。村里的小广场瞬间热闹起来。没有奢华布景、没有炫目灯光,塑料板凳配上露天音响,在大篷车改装的舞台上,一场惠民演出就此开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台演出的节目单,都是百姓用文化消费券“购买”定制的。

“文化惠民券”是泰州针对基层文化活动投入不足而设计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采取“以券激励、群众点单、基层比选、政府资助、全程监督”运作模式,按照人口数量确定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惠民券额度,统一发放到基层。泰州市文广旅局文艺处处长张晔告诉记者,今年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群众使用文化惠民券共“点单”演出210场。“想看哪个团队表演,就可到‘泰州市文化惠民服务平台’点单,平台上有1000多个节目供市民挑选,包括戏曲、歌舞、小品等门类,其中不少节目是应群众要求特地创作和排演的,真正做到‘群众点什么,我们演什么’的供需对接。”

创新思路,让文化的美好触手可及

群众文化,经常被以“业余”视之。实际上,群文也是优秀文艺作品的丰沃土壤。多年来,紫金文化艺术节营造出的浓厚氛围,让群众文化自身的造血能力不断增强,诞生了一大批“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群众文艺精品。南通说唱《花二侯卖花》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仪征健身艺术团广场舞团队更是从原来的“散装队”成长为“正规军”,荣获“2023年全国广场舞大会”优秀广场舞团队。扬州清曲《运河风雅颂》、扬州评话《受降记》和小品《一点都不贵》摘得省“五星工程奖”……

以紫金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一系列形式新颖、充满创意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江苏各地蓬勃兴起——在南通,以文艺演出进行跨区域“互访”的“文化走亲”深受欢迎。崇川特色文化节目亮相如东“蠙城之夏”,海安市歌舞剧团走上通州“水街19点 乐享南通州”舞台,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出演如皋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专场演出”……文艺院团“走亲串门”,不仅实现文化资源的相互配送,更形成良性循环,在相互借鉴中得到促进和提升,提升了群文服务的品质,走活了群文活动这盘“棋”。

在句容,没有大型音响和华丽灯光、场地仅“巴掌大”的“口袋舞台”,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文艺新天地。句容市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曹煜介绍,“这种小规模的舞台表演,无需购票,组织起来十分便捷,主要是一些小广场、小游园等‘口袋’大小的地儿,百姓出门遛个弯就能看演出、享服务。每场演出由热爱文艺的基层群众自发报名,审核通过后即可上演,大大激发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群文活动群众唱主角。”

文化,是一方水土的内在气质,也是人民生活的幸福底色。紫金文化艺术节的举行,给人们带来满满幸福感。有人说,曾经,我们的文化生活只是跳广场舞,而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逛展览,甚至登台当主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常态长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百姓的热情参与,共同绘就一幅覆盖江苏城乡的文艺风景。

这样的风景,正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

记者 王慧 周娴 高利平

标签:
责编: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