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 455件展品折射江苏科技创新“闯”与“试”
2024-09-25 07:5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 本报记者 张宣 杨易臻

近日,2024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暨江苏省第36届科普宣传周省主场活动在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启动。这所今年刚刚正式开馆的科技馆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集萃谷。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栋栋高耸的楼宇厂房映入眼帘,这里已成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及江苏产业科技创新的主题展览馆。

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牵头建设,综合展示江苏省产业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日前,《科技周刊》记者走进这座坐拥9000平方米庞大体量的展馆,揭秘我省各领域龙头企业的重大创新产品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成绩单”,探寻展馆内455件展品背后的创新故事。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创新密码”

“乘自强之势,惟创新者进”,伴随着语音讲解,记者走进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馆,只见入口处的LED屏幕缓缓向两侧打开,让访客仿佛踏入一座未来感十足的“太空舱”。整个展馆分为两层,一层包括江苏产业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展区、国际产业创新与前沿科技展区及江苏产研院展示区,二层为分领域展厅,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材料、能源与环保、装备与制造、交通运输等六大产业领域进行展示。

在展馆一层的重大成果展区,八件大体积展品让人眼前一亮。“这八件展品可都‘来头不小’,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江苏‘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我们选取了八件(组)最能代表江苏科技发展硬实力、更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产品,采用实物或模型+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江苏产研院办公室主任奚杰峰告诉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在重大成果展区中,各类展品紧密呼应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沿领域,呈现出耀眼的创新成果。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模型,它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这是世界首台峰值运算性能超过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1分钟的计算量,就相当于地球72亿人连续计算32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于2016年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ISC)上首次亮相,一举夺冠,不仅速度比第二名“天河二号”快出近两倍,效率也高出三倍。2016—2017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两次蝉联世界第一:计算能力世界第一,性能功耗比世界领先,持续性能世界第一。

太阳每天向地球辐射150万亿亿焦耳能量,相当于5000亿吨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但其中只有约20%的能量被利用,如何提高储能效率,成为业界持续攻关的难题。展厅内,一块来自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电池板引人注目。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组件出货量始终居全球前五,企业多年位居行业前三。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5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以超强的功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输送至全球。

既能“捕捉”阳光发电,也能探秘万米深蓝。展厅内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展露出江苏科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能力。由中船702所及江苏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奋斗者”号,是目前国际上载员人数最多、潜伏速度最快、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020年11月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展馆布展的总体思路是‘展示历程、重在当下、呈现成果、展望未来’,展馆的展品目前共有455件,都是全省各领域龙头企业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大创新产品,在技术水平或市场占有率方面基本上都是全国第一,有的甚至是全球第一。”奚杰峰介绍。

首创“团队控股”激发科研团队创新动能

在信息技术产业展区,记者看到了目前全世界最小的μLED 2微米的微显示芯片产品,该产品拥有4K高像素,可广泛应用于AR、VR眼镜等微显示屏领域,也引起了国际市场积极的反馈。该产品由苏州汉骅半导体公司制造,背后有一段国外新技术落地江苏产业化的传奇故事。

从最初人才的发现和团队组建,到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再到建成年产可达30万片高端氮化镓外延与完整的8英寸芯片闭环先进制造基地,成长为目前国内已建成最大的独立GaN外延制造商,苏州汉骅半导体公司前后仅仅用了7年多的时间。

“当初,如果没有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的制度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汉骅。”汉骅公司CEO董事长顾星回顾公司快速成长的历程尤为感慨。

顾星说的“拨投结合”是江苏产研院首创的改革举措,这其中还包括“团队控股”“项目经理”“拨投结合”“合同科研”等多项改革措施。

“‘团队控股’模式,是指江苏产研院与地方园区、人才团队共同组建研究所,各方共同现金出资组建研发团队控股的运营公司。由此一来,研发团队拥有了技术路线决定权,而研发成果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归属团队控股的混合所有制运营公司,增值收益按股分配。”奚杰峰介绍,这一体制机制创新,极大释放了创新团队的创新激情,多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随之涌现。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设立的正式研究所。成立一年后,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以300万元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买断原始技术所有权,二次开发形成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技术并小批量产品试制,市场估价达到8000万元,团队享有70%的权益,并成立了南京牧镭激光公司,8年时间公司估值达到15亿元,2023年销售额4.2亿元。

截至目前,江苏产研院已在江苏省内建设专业研究所81家,衍生孵化1400多家科技型企业,企业技术合作合同额累计超过21亿元。

“赛马制”“众筹科研”解决产业技术痛点

在位于展馆二层的生物医药展厅,记者见到了一件特殊的展品——由JITRI-鱼跃联合创新中心和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联合进行的“呼吸机用传感器芯片”。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无创呼吸机市场需求剧增,压力传感器是关键零部件,年需求量约10万套,全部为海外品牌,面临断供风险。

治疗新冠肺炎呼吸机中的传感器芯片曾依靠国外进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苏产研院组织了省内外创新资源攻关此项目,通过“揭榜挂帅”和“赛马制”的联合攻关方式,组织科研团队形成技术需求方+技术供给方+用户的协同攻关机制。经过14个月的攻关突破,最终无锡永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国内首款批量应用于国产呼吸机的关键零部件——压力传感器芯片,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呼吸机用传感器芯片的量产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

江苏产研院的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产品,存在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单个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的困境。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江苏产研院探索出“众筹科研”的新模式,协调有共同需求的企业一起参与研发,昔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变成了共同研发关键技术的队友。

在风电领域,千万量级雷诺数下的气动数据是超大柔性叶片设计的核心,其准确性是研发设计的关键。采取众筹科研模式,江苏产研院组织12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募集资金1400多万元,联合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创新中心、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无锡风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风洞资源,共同开展行业共性难题的协同攻关。该项目三项试验内容(雷诺数气动力试验、前缘粗糙气动力试验、360度全攻角气动力实验)均为国际首次,获取的相关数据将为下一代超大柔性叶片设计提供研发基础和关键数据支撑。

据悉,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先进材料、能源环保领域,以“众筹科研”模式组织推进4个项目,有2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参与其中。今年以来,江苏产研院还在多个战略新兴领域布局建设了5家专业研究所,实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9项,与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31家。

标签:
责编: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