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传媒观察|作为媒介的春联:传统习俗中国家认同的表达与传播
2022-03-17 09:10:00  来源:传媒观察  作者:余玉 崔梦婷  
1
听新闻

编者按:春联作为媒介对国家认同的表达隐现于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传播效果。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余玉,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崔梦婷,在《传媒观察》2022年第2期发文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在春联中分别以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春联以微观着手、意象入题、语言贴民和融情于文等表达技法实现了国家认同意识的具象化传播。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是公民教育形式的创新,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的纽带作用,且成为构筑文化记忆的新方式。

 

我国“过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已有千年历史。央视网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春联征集活动,作品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隐含国家认同意涵的春联不在少数,本文以2016年到2021年央视网征集的百佳春联作品为例,探析春联对国家认同意识的表达、传播和意义。

一、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的具象化表达

从国家认同的视角看,春联是通过文化、身份、民族、政治等要素来表达的,即通过展现传统习俗、主体地位、民族团结和执政认可表达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从而合力呈现和传播国家认同。

(一)传统习俗中文化认同的表达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家共同生活在一片土地,虽然习惯、信仰不同,但对传统文化有着默契的“确认”。“要我归来,是一年灯火,万家烟火;将春捎带,和万里乡心,一片孝心”“游子走天涯,几许乡愁诗佐酒;新春思梓里,一轮明月梦回家”,春节的意义是团圆、迎新,这份意义将我们联结在一起,春联创作者通过传统习俗的呈现来表达和传递文化认同。

(二)主体地位中身份认同的表达

中华各民族构建身份认同是在每一个体的主体地位提升中表现出来的,十多亿有身份认同感的各族人民会把祖国视为依靠的对象。从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看,“身份认同主要包括角色身份和集体身份认同两种,是国家自我定位与他者认知互动的客观反映与主观建构的过程。”

(三)民族情感中民族认同的表达

“各族同兴,千秋盛世千年梦;多变共享,一带春光一路情”,春联将各民族团结友爱和共同繁荣的民族认同感形象表达出来。民族认同“主要指一国内各民族的内部认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族群认同”,“这种认同是社会成员基于对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祖先以及共享的历史与文化的肯定性认知和情感依赖而形成的。”安德森称之为“想象的共同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民族团结对国家安全稳定尤为重要,春联在无形表达的民族认同感中助推国家稳定意识形成,在传播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国家成就中政治认同的表达

“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语境下,“政治认同的本质是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选择——治国理政理念、制度、道路等的认同”。在近五年获奖的百佳春联中,不少春联重在表现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认同。

二、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策略

在近年来的百佳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不仅表达巧妙,而且“润物细无声”,其传播策略和效果也可圈可点。首先,创作者从微观层面入手,将政策、习俗等概念具象化,化为可见可感的认同,实现了具象化传播。其次,通俗语言的运用,使国家认同的传播效果更易理解和入心。再次,意象的使用贴近了人们的文化思想,促进了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此外,春联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共情传播在百姓中营建国家认同意识。

(一)微观着手,具象传播

百佳春联中国家认同意识的表达多从微观层面入手,巧用窗花、烟花、福字、春字、美酒、红包等春节传统习俗来传播文化认同,这些熟悉又传统的习俗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意象入题,抽象传播

从文学角度看,意象“其实应该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春联作为文学作品之一,意象的使用较为普遍,其中,“梦”的意象极具代表性,表达出人们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情怀。 “心”的意象在百佳春联中也很典型,意指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医护人员为国家牺牲奉献的真心和广大人民愿长辈能幸福的孝心。“圆”的意象在春联中非常普遍,在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中表达国家认同。

(三)语言贴近,通俗传播

百佳春联善于捕捉反映传统风俗和百姓生活的词语恰当入联,“开两扇福门,请春风入座;书双行锦字,迎燕子回门”,春联中“入座”是中国传统酒席上的常用语,“回门”是中国新婚夫妇结婚三天后回娘家的礼节,把传统礼俗纳入春联中,对传统文化认同有很好的传播效果。“旧事唠叨,与贫穷分手;新春邂逅,同幸福拉钩”,春联中“唠叨”“分手”“拉钩”等词几乎是百姓常用的口头语,把它们融入春联中,贴近百姓生活,具有亲近感,而且同联对比修辞的运用,实现通俗传播,效果更佳,使人们在消除贫困、追求幸福的美好蓝图中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目前,我国移动传媒基本普及城乡,网络时代传播手段多样,几乎实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梦想,信息传播裂变加速,网络语言在传播中不断翻新,在春联中嵌入网络新潮用语,有利于民众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传播。

(四)融情于文,共情传播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华儿女的脑海中根植了“家国一体”的意识。“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基因之一,是矗立于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精神支柱,从古至今,始终是催人奋进的最强跫音。”春联中民族认同意识的表达,将“家”与“国”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共情传播。

三、春联对国家认同意识的传播启示

春联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国家认同意识传播方面有不少启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与思维方式,差异性与多样性并存,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传播载体,使民众由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创作春联,并借助蕴含国家认同意识的春联进行自觉表达和传播。

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事务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春联中蕴含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等意识伴随着春联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广泛传播,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春联的创作和传播将文化与社会联系起来,在传播认同意识的同时,构筑了文化记忆,进一步铸牢了民众心中的国家认同意识,而春联恰是我国承载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

(载《传媒观察》2022年2月号,原文约9000字,标题为:作为媒介的春联:传统习俗中国家认同的表达与传播,图表、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肇始与演进研究”(18BXW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余 玉,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崔梦婷,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