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相联系,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全会公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作的说明以及通过的《决定》都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制度优势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效能

  国家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序的治理,一个国家走的治理道路和实行的治理方式,受其制度制约。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起来的制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制度演变、制度创新、制度成果,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概括了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是国家治理的优势。它既彰显全面又突出重点。全面性体现在优势覆盖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重点性体现在优势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新中国70年取得的历史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新中国始终以制度建设推进国家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成绩越卓越,优势越显著;优势越显著,自信越坚定。

  “制度优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话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认定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的一种制度形态。历届党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很多论述,并用以指导我国的建设实践。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实践是制度优势的认识不断深化的源泉。最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效率方面。实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判断的三条标准,增加了“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新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思想认识的一个重大飞跃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相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必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在治国理政创新实践中采取各种举措,使制度优势落实到国家治理的效能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集中体现了这个思想飞跃,将制度优势延伸到国家治理效能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升华。

  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取决于制度体系化程度

  当代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相伴随,各国的比较优势不仅表现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力量发展,而且表现为国家治理的制度完善和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优势来自特色,特色彰显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正是以特色的彰显为底气。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论断。它的深刻性在于将国家发展的安全系于制度保障上。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着力推进各项制度建设,以释放制度活力提高生产力发展强度,为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制度建设上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安排。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一次鲜明地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挂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是有机构成,不能只讲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次,注重制度建设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建设向制度体系建设发展。各个领域的制度需要一项项建立,但是,单项的制度如果不形成合力,就难以体现制度整体优势。

  发挥制度整体优势,必须着力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框架轮廓,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分别作出体系构建的安排。这些制度体系使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军事、“一国两制”、外交、权力监督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融为一体,用制度体系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保证。这样的逻辑关系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制度建构的体系化,制度体系化程度越高,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的水平就越高。

  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信仰就是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就有希望。信仰靠理想支撑,但理想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寄托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夙愿,承载着国家治理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追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上,必须始终把坚定制度自信作为动力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它的建立、发展和成熟经受了时间考验和实践检验,展示了心路历程和成就创造。新中国的建设业绩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加强制度优势的结果。建立在深厚历史底蕴和实践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的深入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盲目冲动,而是理性选择的信心建树。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曲折的教训和取得成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究竟好不好,绝不是一个主观结论,更不是感性判断。《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三个是”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内涵,决定着党和人民坚定制度自信的理性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一时状态,必须始终坚定不移。探索的过程淬炼自信的耐力,接续的奋斗凭借长期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既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深刻程度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伟大实践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景美好,但又面临许多重大挑战和风险。在这样的情势下,有没有制度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坚定,十分关键。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以我们党成立一百年、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三个时间节点设定,对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十五年”奋斗目标,赋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为巩固和发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用好理论建构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立”“破”并举,既做好防守性工作,守住阵地和底线,又开展建设性工作,化解分歧、凝聚共识;既要注重正面宣传,鼓劲加油,让群众喜听爱看、产生思想共鸣,不做“看客”做“说客”;又要善于舆论斗争,有理有利有节,不当“绅士”当“战士”。坚持“防”“建”结合,以“建”为主,尤其是要在理论建构、理论阐释等方面下功夫。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需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回应现实能力和问题解释力,解决“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必须为全社会提供一套有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的思想体系、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必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凝心聚力。

  抓好组织管理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党性原则贯彻意识形态工作全领域,在宣传思想工作上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增强管理意识形态的本领,提升把握正确政治导向能力,增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能力,强化舆论宣传能力。注重抓好理论、学校、媒体等各方阵地建设,守住“红色地带”主阵地,敢抓敢管“黑色地带”,大张旗鼓争取“灰色地带”,防止“色盲症”。针对社会舆论中热点焦点疑点问题,培养既能讲清楚“为什么”“是什么”、又能回答“怎么办”“怎么看”的干部队伍,防止“虚弱症”。

  争夺话语主导权,在宣传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意识形态是价值观念的理论表达,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谁拥有了话语主导权,谁就强化了对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和控制力。要在对内对外思想宣传和舆论传播中掌握主导权和主动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实现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相融相通,增强语言亲和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手段,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好制度规约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法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除《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外,2015年颁发的《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制度性的规定。201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使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转化为一种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以夯实责任为抓手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落实责任体系,种好各自“责任田”,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和推动者。

  (作者为南京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尤其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永葆忠诚之心,做政治的“明白人”。忠诚既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素养。要补足精神之钙。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共产党人的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不断锤炼政治品格。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好。要抓好基层党建。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第一政绩”理念,认真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培育红色动能,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凝聚群众力量的坚强战斗堡垒。

  永葆感恩之心,做群众的“贴心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在谋划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过程中,着眼人民群众现实和长远需求,多办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要把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打牢夯实,把身子沉下去,让每个党员干部都像种子一样在基层群众中生根开花。要大力兴办民生实事。在医疗、教育、文化等重大实事上为群众谋求“大幸福”的同时,也要多关注一些事关群众衣食住行的“微心愿”,从河道治理、公厕改造、危房修缮等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多给群众一些“小确幸”,努力为群众留下实实在在的福祉,赢得群众的“点赞度”。

  永葆进取之心,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努力把班子和队伍建设成为团结奋进、自立自强、永葆活力的团队,凝聚干的共识,营造干的氛围。要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实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环保、安全底线;以绣花精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彰显先进建设成果。

  永葆敬畏之心,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要当好勤政表率,以更加奋发进取的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有为的担当,真抓实干、亲力亲为。要树好廉政榜样,把廉洁从政作为立身之基、为政之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自觉践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党内生活实践锻炼,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坚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作者单位:无锡市委党校)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战略谋划,作出全面部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应时代之势、契时代之呼、感时代之需,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道德主题和文化基因,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最为本真、最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道德情感,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时代特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全社会要大力宣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宣传具有爱国情怀的地方先贤、知名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

  爱国主义理应成为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奏响爱国主义最强主旋律,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即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根本;必须做到“三个贯穿始终”,即紧紧围绕政治引领、时代特征、思想含量和价值导向,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穿始终,将“聚民心、育新人”的使命任务贯穿始终;必须落实好“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建构科学系统、发展创新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的合力协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必须把握好一个“重中之重”,即抓好抓紧抓实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培养青年人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感和时代担当。

  奏响爱国主义最强主旋律,必须做好“两项关键工作”。一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要认真学习《纲要》内容,准确掌握精神实质,为推动《纲要》落实、落细、落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要注重融入生活,久久为功,广泛扎实开展紧贴时代精神、契合群众内在需求的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作者为江苏先进典型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徐矿人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徐矿集团以高度的政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积极为职工谋福祉、为企业谋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特大型省属能源集团,探索走出了一条衰老矿区转型重生新路,为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贡献了徐矿力量。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徐矿集团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用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徐矿大讲堂、领导干部培训班等载体,不断从新思想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坚决保证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在徐矿落地生根。党的十九大以来,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35次,组织党委中心组成员赴淮海战役纪念塔、马庄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全体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企业最为艰难的历史关口,徐矿集团党委果断作出“旗帜鲜明讲政治”和“三个稳定”重要决策,压紧压实“两个责任”,集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发挥政治优势把控新局面,实现安全经营、大局稳定。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守住国有企业的“根”和“魂”,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聚焦主业全力以赴谋发展。聚焦“解放思想深不深、思维能力强不强、担当精神足不足、为民情怀浓不浓、政治能力强不强”,徐矿集团党委先后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突出系统思维这个“方法论”,总结形成了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徐矿特色的“以满怀对党的忠诚举旗定向、以满满正能量凝聚职工、以满眼都是资源的理念经营企业、以满眼都是人才的理念选人用人育人、以满腔家国情怀造福职工”的“五满”引领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理念体系和强大引擎。在“五满”理念的引领下,徐矿确立了发展煤电化主体产业、盘活存量资源、开发无形资源的“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思路,采取“五血疗法”,一举扭转多年亏损局面,两年来全集团实际创造经营利润23.71亿元,上缴税费57亿元,实现了困境突围、转型重生。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聚焦主业谋发展,心无旁骛干自己能够干、应该干、干得好的事,才能推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着力打造“三大样本”,探索走出资源枯竭煤矿转型重生新路。对资源型企业来说,资源枯竭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关井闭坑几乎成了所有煤矿的宿命。徐矿集团党委积极到国家煤炭大基地中去布局,延伸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建设“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省内清洁能源“六大能源基地”,创出“三大样本”,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一是创出了老工业基地转型样本,推动产业结构由一煤独大向煤基高级化升级,解决好产业如何接续问题。二是创出关闭矿井重生样本,大力开展以技术和管理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创业人员近万人,年创收近20亿元,把人员“包袱”变成创效财富,破解了矿关了人怎么办的行业难题。三是创出衰老矿区生态修复样本,累计投入生态治理和村庄搬迁资金44.4亿元,配合地方政府相继建成潘安湖、安国湖、九里湖等国家生态湿地公园,把衰败的采煤迹地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善于把握创造机遇,才能推进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闯出新路子、探出新经验、赢得新优势。

  倾情关注民生福祉,让全体徐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徐矿集团党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效益好转后首先想到职工,尽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凝心聚力抓好底线、基本、质量“三大民生”。两年来民生改善投入超过10亿元。关注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特困户“三大群体”。率先设立了100万元精准脱贫基金,为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1500万元。做好涨工资、提待遇、美环境“三件大事”。在2017年恢复了职工七项福利待遇的基础上,2018年在岗职工工资又增长16.3%,今年以来继续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14.8%。经过努力,徐矿发展指标中有了更多的幸福指数,发展成果中有了更多的民生含量,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实践证明,企业只有把职工放在心上、职工才能把企业放在心上,赢得民心、汇聚民智,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强大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铁必须自身硬。徐矿集团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落实党委会前置、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挺纪在前,在省属企业率先推进并实现了内部巡察全覆盖,开展具有徐矿特色的“讲大局讲责任讲规矩”教育活动,真正把规矩立起来、把制度建起来、把执行严起来。整治“四化”强党建,加强两级党组织建设,制定“三项机制”和基层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分析研判、从严管理的一揽子制度办法。全覆盖开展中层领导班子考察,对政治上、廉洁上有问题或者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营造了按规矩办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党建高质量,才能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作者为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回望新中国70年的光辉征程,追溯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征程,一个简明清晰的主线与逻辑是: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带领全体中国人探索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目标,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创造人类发展奇迹的奋斗史。新中国史和中国共产党史密不可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核心而源起的变量正在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变化的源变量。

  新中国70年的发展与辉煌,可谓沧桑巨变、世所罕见,翻天覆地、换了人间。用国际通行的现代化指标衡量,我国的GDP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已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教育、健康等人类发展指数,也高于或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发展变化足以“当惊世界殊”。新中国发展变化中的一些突出成就,甚至彻底解决了千古难题、改写了人类进程。比如,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性难题——黄河的治理,在过去70年间得到根本整治。又如,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降至目前的1.7%,这是全球发展和人类减贫史上的巨大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一切发展变化的源变量;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自变量,从而它能够整体上作为一种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变量,撬动着中国一切的发展和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重点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一批先进的有觉悟的中国知识分子率先认知并引入中国的,他们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自然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很可能只是马克思主义或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找寻到的最佳新型社会制度形态,也是为万千仁人志士梦想中的民族复兴事业找寻到的最佳实现路径。概而言之,在中国大地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可看成是社会主义因素“从无到有”的生长,也是既有社会形态“从旧到新”的全面裂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则是社会主义基因“从传统到现代”的改造,是传统社会主义形态的相应嬗变。

  综上,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变化的源变量,这是无疑的。但它作为源变量,又是与党自身内在的发展变化,即它作为自变量因素相联系和贯通。特别是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启与深化,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能力不断提升,其先进性、纯洁性也由此得以不断保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完成那些在古今中外其他政治力量、政治团体所想不到、办不到,不想做、不能做,做不成、做不好的事情,从根本上说是源自于这个政党固有的先进性纯洁性基因以及由此生长出的自我革命品格。说中国共产党作为源变量,主要就是基于它具有高度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包括:它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追求;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同时,它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自我纪律约束,拥有强大的组织基础和团队战斗力。

  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一心一意为国家、为大家,才能始终坚定抱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尤其是当它成为一种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特别是当它成为一种领导力量、成为全国执政的领导核心之后,这个自变量特别是党的建设所达成的自我革命优势动能,就能迅速形成、放大而转变成为源变量式的巨大势能,推动这个国家和社会广泛深刻地发展变化。当然,社会革命的因素也会反作用于自我革命。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变化中,党作为一种自变量,其先进性、纯洁性本质属性及其内在生长出的自我革命品格也必将日益凸显,其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会得以同步增强。这是自变量的变化推动源变量变化的逻辑,也是党在奋斗中更加成熟、更加伟大的原因,更是党在岁月历练中愈发年轻、始终朝气蓬勃的道理!

  (作者为省广电总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领导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近日,江苏省委下发了关于高校党委书记抓主题教育27条责任清单,以紧扣重点环节为导向,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牵引,以推动履职尽责为目标,确保高校党委书记切实贯彻“六坚持、六防止”要求,精准施策、整体推进,以极端重视、极端认真、极端负责的态度,在抓实抓细抓自身中实现“一着不让抓到底,担负使命尽好责”,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着不让,就是要把准方向,确保目标任务一以贯之。方向正确,努力才有价值,奋斗才有回报;方向不对,越是努力,就会离正确的目标越远。高校学习教育的对象广、层级多,组织难度大,直接面向师生群众。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统一到学校党委关于主题教育开展的部署上来;抓住中层干部关键少数,发挥支部书记关键作用;层层压实主体责任,避免出现做样子走过场、假结合虚融入、上热下不热的“夹生饭”情况,推动主题教育延伸到每个支部每名师生党员。

  一着不让,就是要带头示范,引领学思践悟一丝不苟。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党委书记是党委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全校党员干部的“头羊”,既是本校主题教育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必须要亲握“笔杆子”,带头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亲自将主题教育所学所感所悟和结合工作实际所思所得所谋付诸笔下,带头树立良好的学风会风。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当作常态化工作来抓,勤跑“师生线”;坚持问题导向,谋划推进发展的“大项目”;关心师生诉求,解决事关师生的“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搞清楚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一着不让,就是要靠前指挥,推动责任传导一扎到底。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证。要切实发挥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职能,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亲自研究、亲自推动主题教育;同时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指导督促,抓好上下联动的整改任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跟着学、照着做。要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以高质量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为抓手,落实好“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各项举措,夯实主题教育载体,实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厘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要把抓好党支部主题教育作为检验学校主题教育高质量推进的重要内容,抓好支部书记“关键少数”;依托标准化支部建设,对党支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实施标准化管控和综合组织力的测评,确保支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切实际,切实提升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着不让,就是要跟踪问效,督促难题破解一马当先。“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此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要身先士卒,从广大师生最急、最需、最盼的事情入手开展调查研究和整改,引导推进主题教育落细落小、走实走心。要一马当先,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聚焦学校的大事要事,以积极的担当作为精神破解学校的烦事难事,千方百计解决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障碍。要一竿子插到底,跟进了解学校各项重大部署、重点举措的落实情况,及时组织开展自上而下的督促检查,积极听取吸收自下而上的呼声反馈。要加强督促检查,对不聚焦、不符合要求、组织不力的要及时指出纠正,对走过场、搞形式的党组织和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保障主题教育不偏不虚不空,切实为学校谋发展、为广大师生谋福祉。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审查过程中如何把严管和容错有机结合,坚持既彰显力度又展现温度,既严守高度又把握尺度,既注重深度又区分程度,在严格监督执纪审查的同时,注意保护好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为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是必须直面的一项重要任务。镇江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在日常的监督执纪工作中,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监督执纪体制机制创新,在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监督执纪审查中不仅彰显力度,也展现温度。给予被处理对象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通过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激发其改过自新的内生动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工作生活,达到执纪审查应有的效果。坚持将教育挽救贯穿于“四种形态”全过程,不仅运用“第一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拉起第一道防线,同时持续加强对违纪人员的教育关怀。自2018年以来,镇江新区纪工委专门出台了《镇江新区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运用“第一种形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更加积极有效地运用“第一种形态”,做到“重用、常用、善用、管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督促被监督单位做到重点岗位经常谈,有苗头性问题立即谈,发生错误重点谈。确保被谈话人口服、心服、信服,使党员干部思想上受触动、内心上受教育、精神上受洗礼。

  在监督执纪审查中不仅严守高度,也把握尺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既树立了“正面旗帜”,又开列了“负面清单”。《准则》确立了“行为高线”,《条例》划定了“行为底线”。一方面,在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必须强化震慑、筑牢防线。另一方面,在坚守从严治党高要求的同时,也依据历史情形、现实情况、主客观因素把握好处理的尺度,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严与宽的关系。

  在监督执纪审查中不仅注重深度,也区分程度。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严抓严管,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坚持与深化中形成习惯,让普通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纪无小事”的观念,做到心中有敬畏,头上有戒尺。同时,适时启动容错纠错机制,根据违纪程度和主观故意与否,旗帜鲜明地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帮助干部打消顾虑、扔掉“包袱”、轻装上阵,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放手干事。2018年,镇江新区专门出台了《镇江新区干部容错纠错工作规定(试行)》,对那些出以公心、担当尽责,未谋私利、未对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造成损害等16种情形予以容错。去年,在处理一起某行政机关一负责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擅自增加审批条件的案件时,对其错误行为本应给予问责,考虑到其本人并没有谋取私利行为,而且对可能出现的侵害公共利益行为进行了预警和把关,符合容错纠错要求,因此对其免予处理。

  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在监督执纪审查过程中,如何在确保严格执纪、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执纪审查惩戒效果的同时,展现出人性的“温度”,区分违纪程度,把握好执法的尺度,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更需要一种责任担当。必须做到不忘初心、敬始如终,一以贯之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奉献的本色! (作者单位:镇江新区纪工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既对乡村治理提出新要求、新挑战,也为乡村有效治理、实现善治开辟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为确保乡村治理沿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轨道运行,要从四个向度着力。

  巩固提升党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在许多地方的群众当中,流传着一句话,叫“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群众的语言是朴素的也是深刻的,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群众对党的高度信赖、对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充满期待。

  党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扮演着思想引领者、发展带头者、组织协调者、权力监督者等重要角色,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基层党组织好不好、强不强,直接决定乡村治理的成效。一些农村之所以治理不好,根源在于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号召力,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相反一些农村治理搞得好、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总是离不开一个坚强的党支部。

  只有把基层党建同乡村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乡村振兴才能有坚强的政治保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施镇村干部培训提升、万村善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等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下沉资源、服务、管理至乡村基层,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我们要坚决破除对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战斗堡垒作用重视不够等问题,始终将党管农村工作要求贯穿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培育人才、乡风塑造、生态维护等诸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激发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村治理才能行得稳、走得远,美丽乡村才能更早建设完成,乡村振兴才能早日实现。

  江苏注重保护激发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各地农民群众“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矢志发展“供销员经济”,引进“星期天工程师”,不找“市长”找“市场”,实现了乡镇经济的异军突起,孕育了著名的“四千四万”精神。“四千四万”精神中蕴藏的创业精神,是群众首创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乡村治理上。在乡村治理中,江苏各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张家港永联村社员议事会、居民评议会、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就与“四千四万”精神一脉相承,都源自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大胆实践。

  另一方面,注重农民群众的能力提升。谋发展离不开人,抓治理更需要“能手”。实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提升能力是关键。要积极探索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方式,帮助农民了解、熟悉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协商和监督的权利、规则和技术,提升农民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的能力。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逐步培养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责任意识。为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素质提供必要的有效途径,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建设主体的能力。

  积极增强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作用

  以坚持自治为基础。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通过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社区治理委员会、村民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等协商形式,广泛开展协商,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夯实村民自治基础。必须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特别要依法保障符合条件的非本村户籍居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权利。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确保民主监督实效,推动村务事项从结果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确保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探索“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院落自治”等微自治形式,有效实现村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推动村民自治向基层延伸。

  坚持以法治为根本。深化农村社区法治建设,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着力加强农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整合农村基层法治力量,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农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开展崇德尚法新型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健全农村社区矛盾预警、协商沟通、救济救助机制,完善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同时,做好农村社区禁毒戒毒工作,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等特殊人群帮教工作。

  坚持以德治为先导。注重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引领,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健全农村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辟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增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效。积极树立良好家风,深化农村文明家庭创建。弘扬时代新风,反对封建迷信、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文明素养,形成健康向上、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会风尚。积极发掘新乡贤文化、民俗文化、地名文化、诚信文化等乡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培养农村社区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活跃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更加彰显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进入新时代,乡村要实现有效治理,必然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解难事、解民忧为着力点,瞄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改善人居环境等乡村切身利益问题靶向突破,在破解难题中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时代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对乡村治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比如,苏南等地农村城市化程度较高,不少地区存在数量较大的农村流动人口,对此要积极探索建立户籍居民和非户籍居民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协调议事机制,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探索通过分担筹资筹劳、投资集体经济等方式,引导非户籍居民广泛参与。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坚持依法保护,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家庭监护的主体责任和政府保护的主导责任,引导群团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爱服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要联合教育、公安、妇联等多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强制报告责任、临时监护责任、控辍保学责任、户口登记责任、评估帮扶责任、预警排查和信息报告制度、依法打击遗弃行为。

  针对乡村公众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在每个农村社区设立警务室,配齐配强社区民警和警务辅助力量,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及防范能力建设,实现技防村建设全覆盖。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能力。严密防范邪教活动,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依法打击村霸、乡村黑恶势力、“黄赌毒”、非法集资、传销和各种刑事犯罪,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社会治安满意度。

  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具体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开展乡村治理,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着力点,探索可行之道,不断增强乡村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刘老庄镇,伫立在苏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历史的战火硝烟孕育出的崇高精神,积淀着红色的基因。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烈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投身新的革命征程。

  过去由于资源缺乏、交通闭塞,刘老庄及周边地区一直是我省重点扶贫六大片区之一,是全省发展的“贫中之贫”。随着振兴苏北深入推进和“三大攻坚战”全面打响,刘老庄面貌不断发生变化,老区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当地干部群众用“三变”概括刘老庄的巨大变化,即“农村变市镇、农田变乐园、农民变市民”,这形象说明了乡村面貌的巨大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幅跃迁。

  具体而言,刘老庄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方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集爱国教育、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链,立足一产、引进二产、带动三产,真正实现三次产业之间优势互补、产业互融。以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为契机,狠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农民生产生活更方便、更舒适,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整治成效更明显、人与环境更和谐,努力让群众过上现代化生活。以农民持续增收奔小康为目标,坚持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为脱贫致富注入源头活水,坚持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创建“租金+薪金+股金”的增收新模式,坚持红色传统与现代乡村文明融合,促进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富裕篇章。

  地处苏北腹地的刘老庄虽然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巨大跨越,但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相比,老区的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克服老区振兴面临的现实“痛点”“堵点”,老区人民有“四盼”。

  一盼政策依托,支持老区发展的政策力度有待加大。政策依托是老少边穷地区追赶发展的前提。目前我省对老区的支持政策很大部分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绝大部分帮扶政策接近尾声,财政、产业等帮扶措施没有跟上新的发展步伐。老区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缺少对口部门专业指导。村镇建设受到土地指标限制,项目落地乡镇掣肘多,实现乡村振兴乡镇一级发挥空间有限。

  二盼资金输血,仅靠自身财政难以实现跨越发展。老区的发展底子薄、基础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目前刘老庄镇财政仍是“吃饭财政”,财政收入可以满足基本开支及实施部分民生实事,但要实现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目标,乡村特色产业开发深度不够,文旅景观数量不足,难留游客过夜,文旅综合效益和深度开发不够。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项目引领,光靠乡镇自身,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盼产业支撑,自身产业链条短基础薄弱。虽然现代农业获得长足进步,但农业附加值仍然较低,农业富民力量有限。群众自主创业本领还不高,适合本地特点适应发展要求的高端项目匮缺。全镇工业化和信息化步伐相对滞后,缺乏支柱产业和先进产业发展规划,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四盼人才扎根,亟需的各业人才不愿落户老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留住人,尤其发展现代农业和文旅三产,需要高质量的从业群体支撑。长期以来,因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城乡差异悬殊,乡镇对人才吸引力较弱,乡贤大户流向城市趋势明显,乡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短缺。引领现代产业和支撑重大特色项目的领军型人才更难在乡镇生活工作。

  我省革命历史悠久,全省96个县(市、区)中,76个县(市、区)有革命老区,淮安市刘老庄镇是全省老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加快老区的发展,彻底摘掉老区贫困帽子,让老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革命先烈的理想追求,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为使老区发展尽快跟上全省乡村振兴整体步伐,在新时代实现老区新的发展辉煌,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强化帮扶措施,吸纳多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使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传承革命精神,多方支持老区。加大对老区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挖掘整理宣传,用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感染人教育人。积极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的形式多方面宣传老区,反映老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搭建多形式的宣传平台。深化各级党政机关和老区的结对帮扶,鼓励国有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老区建立协作关系,促进多方面力量走进老区、感受老区、帮助老区。

  实施帮扶战略,政策助力老区。依据大部分老区属于扶贫攻坚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老区的帮扶进行针对部署和考核。将老区的帮扶列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提升帮扶的针对性和延续性。统筹省市县对老区的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争取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向老区倾斜,增加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对国家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加大省级财政投资补助比重。实施一批老区发展亟需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项目。推动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向老区安排。

  强化实体支撑,产业“造血”老区。进一步增强产业帮扶针对性,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老区内生增长。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农业基础较好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生态环境较好的,要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三产收入;村里富余劳动力较多的,想方设法发展劳务经济、加工经济、服务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盘活用好土地、水面以及闲置办公用房、校舍等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型经济。探索在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作为经济薄弱村集体资产进行经营。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和帮扶联系人的作用,逐村逐户摸底调查,摸清老区人民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发展的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

  激活体制机制,能人扎根老区。一方面,盘活人才存量,减少人才外流。增强年轻一代投身老区、建设老区的荣誉感。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农业主体人员中精选招收对象,实施分类培育。完善老区人才流动机制,推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另一方面,扩大人才增量,鼓励人才进村。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域外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凤还巢”,支援老区建设。打好事业牌,搭建创新创业大舞台,让已然跳出农门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主、退役军人和离退休干部等到老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使老区真正实现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文化感染人。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后,各地细化方案、硬化措施,加快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新漕运”的各种条件已初步具备,具有时代特征、战略特质的“新漕运”呼之欲出。

  历史上的漕运是利用大运河运送公粮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时至今日,大运河以运送公粮为主的漕运功能已丧失殆尽,但仍是运输大宗物资的重要水运通道。据统计,2018年大运河仅江苏段货运量就达4.8亿吨,是莱茵河的2倍多。“新漕运”是指利用大运河将优质水源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

  “新漕运”与漕运的最大区别在于:过去以运粮为主,现在以运水为主。数量充沛、质量稳定的长江水资源对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承担了这种重大使命,现在打造“新漕运”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所谓天时,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的出台,沿线省市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所谓地利,长江水经江都水利工程枢纽调节,水源充足,该枢纽装机容量55800千瓦,设计流量400立方米/秒,是亚洲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大运河苏北段水质整体为Ⅱ至Ⅲ类,符合输水条件;所谓人和,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已形成合力。打造“新漕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以下四个问题的研究。

  水资源安全。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城市,扬州在“新漕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如何从源头保证量大质高的水资源安全,既需扬州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强化服务,也亟需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予扬州以及沿线城市合理的生态补偿,这是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水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大运河保护核心区、控制区、拓展区的要求,按序时清退对水体有可能污染的工厂企业,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落实“三废”处理规范措施。对大运河大宗物资的运输,有关部门要制订长远规划,淘汰落后运输产能,逐步缩减以柴油为运输动力的船只,提高大运河运输准入门槛,逐步减少大运河的运力,控减因运输活动形成的人为污染,做到“绿色运输”。在大运河沿线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涵养水源,提高水源的自净化能力。

  水交易政策。水资源的保护运输会产生费用,国家有关部门在加大投入、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尝试建立水资源交易机制。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水质、流量评估作价,根据沿线地方城市用水多少酌情收取水资源使用费,形成谁收益、谁付费的规范化制度,以便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大运河水资源安全的保护,同时也能通过市场机制倒逼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习惯的养成。

  水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借鉴国家在黄河、长江建立管理机构的经验成立大运河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大运河的所有事务。主要职能是,整合现有大运河文化保护管理功能,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合理调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等职能,统筹推进大运河生态带、文化带建设,指导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另一方面参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新漕运”的沿线城市建立跨市、县流域、区域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协调沿线的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全面实行区域水环境共保、共防、共治,实现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让一江春水流到北京,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生态保障,从而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扬州市政协常委)

  

  编 者 的 话 为集中反映我省“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年成果、经验与启示,11月5日起,《思想周刊》“前沿版”推出“‘强富美高’五年答卷”系列访谈,聚焦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 “社会文明程度高”主题,以 “姿正腔媛”对话专家学者的形式,以数据支撑、用事实说话、用理论阐释,讲成绩、话经验、谈建议。为更好展示相关访谈成果,本期做一个盘点,敬请关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工作时为江苏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这就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五年来,江苏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目标,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绘出了一幅江苏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年成就显著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苏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经济强是江苏的最大优势,更是新江苏建设的首要目标。五年来,江苏在经济强省方面夯实基础,以实体经济带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越过6万亿、7万亿、8万亿和9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26万亿元人民币。在连续多年较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江苏经济占全国经济规模的比重始终在1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的增速也快于全国总体情况。若换算成美元衡量并把江苏放到世界上去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8年江苏的经济规模可以排在与西班牙相当的位置,高于澳大利亚。

  五年来江苏不仅在做大经济总量上取得突出成就,更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做强经济竞争力方面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这突出表现在江苏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得到实际提升,经济活动中的创新成分持续加大。2018年全省的全社会研发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64%,比2012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领先水平。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环境下,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逆势而上,增速超过经济增长,2018年分别达到8.8%和11%。经济发展的效益显著提升,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2018年,江苏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9.5万元,比全国高出81.5%,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近60%。这些都说明过去五年江苏在提升经济强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显著的成效。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百姓富足是发展质量的最好试金石。五年来,江苏在建设一个百姓富的新江苏方面取得了诸多新成就,其中有一些是突破性的成就,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全省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3.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8%,比2014年的2.7万元提高了40.74%,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实现了百姓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并努力做到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尽量向民生倾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28:1进一步缩小为2.26:1。有一个指标很能反映江苏百姓实际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即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这个系数越低,表明居民可用于食品以外的支出越多,越能体现居民的富足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和36.3%,据许多地方的调查,201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8%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从城市到乡村,从高楼到田野,绿色发展、美化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美”有了显著的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呈现了更美的风貌,乡村在“记住乡愁”的情感意识下变得美丽灵动起来,大江两岸、太湖之滨、运河上下,展现出一幅又一幅的美丽画卷,全省大地有了新颜色、新气象。社会进步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五年来全省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有迅速提升。

  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经验

  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目标的指引下,全省上下同心同力,建成了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高、百姓生活殷实、环境优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崭新江苏,其中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总结。

  首先是以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作为统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是统领各个经济领域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是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根本路径。无论是达到经济强、百姓富的目标,还是打造更美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更高,都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得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新旧动能有效转换,以创新化解各种矛盾和挑战,使发展的效益更高,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和百姓。为把高质量发展落在实处,江苏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的发展任务,这是对“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强富美高”宏伟目标的有效路径。

  其次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有效供给体系,提升优质供给能力。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结构性的问题。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收入分配不平衡,绿色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社会文明程度滞后等等,说到底都和结构失衡、优质供给能力不足有关。江苏在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了大力气,谋划大篇章,确立大目标,坚决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投资重点更加向民生工程、绿色生态、乡村振兴和社会文化领域倾斜,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式发展。

  再次是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开放朝更高的目标迈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为加大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特殊功能,进一步加快民生发展,江苏及时出台了一批深化改革的政策和推进计划,不断紧紧依靠制度创新解放新的生产力。江苏的民营经济近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占据江苏经济“半壁江山”,并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企业有86家,居全国第二。在对外开放方面,江苏不断探索走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道路,推动了江苏经济对外开放由规模优势向结构优势转化,涌现了一批像苏州工业园区、江宁开发区这样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平台,以及像“徐工”“红豆”“好孩子”等一批高度国际化的优秀企业。

  此外,着眼于江苏实际,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目标与江苏的各项发展任务加以紧密结合,将目标与任务落在实处。五年来,江苏各条战线、各项建设用“强富美高”的标准来对照,无论是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是各个专项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都充分体现了“强富美高”的新要求、新任务,发展的目标性更聚焦,方向感更加清晰。

  为全国发展提供有益样板

  五年来,江苏成功绘就了“强富美高”的宏伟蓝图,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启示方面也提供了有益样板。

  一是响应时代呼唤。历史唯物观告诉我们,社会是最好的课本,时代是前进的科学指引。时代在变,发展的任务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要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建设的收官阶段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交汇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有重大变化,创新发展是时代的主要特征和要求,发展必须要有更高的目标,要使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使百姓综合福利指数更高。“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为江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努力实践“强富美高”的发展新理念,就是及时响应时代的呼唤,赋予发展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新要求,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

  二是探索发展新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异较大,每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要有一些地方率先去探新路,为全国的发展积累经验。江苏历来自加压力,始终努力在发展上先行一步,当好改革开放的先行兵。从当初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开放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再到提出“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都体现了江苏努力为全国探新路的首创意识和奋斗精神。“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与江苏“两个率先”目标在发展逻辑上是一致的,体现了中央对江苏领先全国一步发展的殷切期望。在“强富美高”目标的指引下,江苏率先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建设,方向更加聚焦,举措更加精准有效。

  三是坚定发展诉求不动摇。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发展,生产力就失去了活跃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等系统制度建设也无从谈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才能为各种工作腾出必要的空间,遇到矛盾和问题,也可以将之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正是体现了正确的发展观,坚持以高质量的发展统领各项工作的唯物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使得江苏大地充满生机,各项发展拾级而上。

  春秋五载,还是那条大江,江南江北景色已不同。风正满力,帆已高悬,此时两岸无比宽阔。

  (作者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

  获批自贸区并不是要优惠政策,而是要推动改革,从制度型开放的改革当中获取新动力。江苏要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就是要在市场体系、制度规则、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竞争中立等方面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应以江苏自贸区为平台加快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江苏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和全面复制已有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体制和做法,以更大勇气的改革和探索精神,在体制机制上探索能够更好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制度安排。

  张二震 (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

  在科技创新这一块,江苏目前有两个缺位:一个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另一个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两个国家级顶级中心的建设方面,江苏要下大力气,要把力量整合起来,形成有影响力的创新集群。要突出“新产业形态塑造、新资源要素集聚、新市场主体培育”“三驾马车”的引领作用,培育新动能。

  成长春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精神生活的“富”是“百姓富”的目标内涵之一,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实现“百姓富”,就是要同步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双富裕”,其中,精神生活富裕是决定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难点和关键点。精神富裕不会在实现物质富裕之后自动实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必须及早动手、长期坚持,做到久久为功。

  章寿荣 (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不断地发展,才能为江苏的“百姓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政府要做一个“贝壳”,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的贝壳里哪怕是一粒“微尘”,都有可能变成“珍珠”。要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必须通过改革开放释放经济的活力,让微观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段进军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院长)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事实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反过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从生态政治学的高度统筹协调好“含金量”与“含绿量”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中有政治,保护环境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

  方世南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

  要推动江苏生态高质量发展,仅依靠末端治理减排潜力有限,调优结构源头、产业升级转型才是上策。为提升绿色竞争力,江苏聚力产业转型,大力度帮助企业减负担降成本,着重关注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助力绿色经济稳步发展。做“减法”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加法”,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发展质量,通过经济转型来保障环境改善。

  廖 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江苏始终把为百姓谋福祉、让社会更和谐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江苏重点建设的“文化畅通”和“精准惠民”两大工程,前者聚焦在建好“起始一公里”的同时,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后者旨在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让群众成为“定菜单”“评菜单”“加新菜”的主体,让文化菜单更加合口美味。

  袁久红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仅依靠某一方力量无法形成好的效果。如何将多方社会力量集聚起来形成合力,是考量一国一地战略谋划能力的关键。在这方面,江苏道德建设在持续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文明办—道德发展智库—大众行动”“三位一体”战略方案,从而将文明办的行政组织领导、智库的伦理道德理念供给和大众的道德实践行动整合到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以此推进江苏道德建设持续发展。 王 珏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行政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