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跃强

  学思用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对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的通知》,要求对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围绕人防改革创新发展、人民群众的关切期盼,严格落实“三个贯穿始终”,深学细悟抓调研,真查真改求实效,将党员干部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

  把“研”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悟深悟透。研学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找准短板、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办党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组织为期一周的封闭式读书班,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区分专题进行研讨交流。大家围绕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上“九个有没有”的发问,谈在思想认识、工作实绩、主动担责担难担险中存在的差距;围绕省委第二巡视组对人防办党组反馈巡视情况,谈在大局观念、纪律规矩意识、担当风险精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围绕机构改革后如何有效开展人防工作,直面问题不回避,真正做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

  把“查”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不遮不掩。人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哪?平战结合的难点在哪?人防“三大任务”如何落到实处?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只有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找准难点、发现痛点、疏通堵点。教育部署之初,办党组就坚持开门听民意,通过对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民意直通车留言板,畅通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摸清基层人防工作现状,办党组围绕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调研专题,由办党组、领导班子带队,分成6个调研组,采取不打招呼、不预设路线的方式,深入到13个设区市所属人防部门进行暗访抽查、随机抽查,重点结合编制体制改革后基层人防建设面临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当场指出,检视分析问题根源,严格督促整改。

  把“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立行立改。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办党组坚持问题导向,列出清单全面梳理整改,实行销号管理。对照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逐项分解整改任务,层层压实责任,认真抓好落实,目前巡视问题整改率达到83%,整改措施落实率达到91%。结合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建章立制和问题整改落实力度,《江苏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使用规定》已经由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和完善人防工程项目审批管理规定、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征缴管理细则、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办法等,已先后出台了11项制度,将人防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结合干部调职晋升,请省纪委监委驻办领导,对新任11名处级干部集中进行廉政谈话,提醒告诫大家守初心、担使命、知戒惧、严底线。着眼平战结合和跨区支援的新特点,采取划区分片、模块集成的方式,组织人防训练,全面摔打人防队伍。结合形势任务需要,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及时修订中、小学生人防知识教材,组织全省人防师资培训,全力推进人防“五进”工作。对全省人防工程进行标识标注,道路上有人防工程指示牌,小区楼道里有人员掩蔽导引标识,人防工程入口处有工程平面图、平时使用须知等管理标识,让群众简单明了知晓身边的人防工程。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江苏人防将铭记初心,牢记使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着力破解难题,全力打造新时代江苏人防新面貌,谱写江苏人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为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王建生

  学习笔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必须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

  提高政治修养,筑牢理想堤坝。理想信念是政工干部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精神缺钙,得“软骨病”,讲担当就是一句空话。当前,基层政工干部要补“钙”,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尤其要刻苦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有政治上的“压舱石”和“总开关”,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为谣言所惑,不为西方反华势力所利用。

  坚持群众路线,搞好调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政工干部要做好分内工作,需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需,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对基层政工干部来说,必须围绕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好本职工作。就目前情况看,基层政工干部大部分是好的,在联系群众方面还是比较积极主动的,但也有少数政工干部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这一套,对群众的疾苦不是满腔热情地关心和帮助,而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耍官腔、说空话,不为群众办实事,不为组织分忧排难,无形中削弱了党群关系。这是亟需改进的。

  坚持实事求是,勇于牺牲自我。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保障。基层政工干部虽身在基层,如果不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会空喊口号,搞形式主义,同样会脱离群众,成为不受群众欢迎的小官僚。基层干部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后来毅然回到农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帮助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学习黄文秀同志,就要时刻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跳出小我看大我,公而忘私,舍得付出,强化担当作为的热情动力。

  坚持执政为民,乐于排忧解难。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我们党都要求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为基层政工干部,检验其工作的成效,也要看是否真正执政为民,是否让所在单位、部门的群众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生活、保障了权益。

  苦练自身内功,增强工作本领。讲担当,除了要在思想上明理立志,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拼搏进取。否则讲担当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落不到实处。当下基层政工干部大多数是称职的,表现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也有少部分人还陷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惑中,存有“技能焦虑、本领恐慌”等现象,必须花大气力苦练内功,增强敢于担当的本领。

  坚持以德为先,涵养浩然正气。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官职不高,影响力不可小觑。人民群众往往透过政工干部的言行举止,来观察和评价党的基层组织。德高者受人尊重和效仿,德低者受人鄙视和唾弃。要想让自己一身正气,除了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最好的办法就是时时警惕自己内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断反思和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真正做到了“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正气满乾坤”。尤其是在面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事时,如何处理公与私、他人与个人的关系,做到公而忘私、先公后私,不与民争利,不怕吃亏,先他人后自己,这往往是检验一个干部道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

  (作者为江苏省特检院扬州分院书记)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系统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谱系,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读懂“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本报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13个显著优势”进行深入解读,敬请关注。

  □ 张加华

  张加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首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大党治理大国,首先需要一个有权威的党中央,能够从全局角度观察问题,能够“一锤定音”作决策,而且一旦决策作出,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部门就要坚决落实。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是大脑,是中枢。任何领域、层级、部门都必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因此,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能坚持全国一盘棋,“车马炮”各展其长,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有效贯彻执行。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在各项事业中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在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之中,党的领导体现为高度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体现为长远的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调动起各方积极性,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土生土长的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新型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代表不同界别,代表不同的众意。民主党派汇集了各方面专业人才,往往能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党的重大决策、立法、人事安排、重大工作安排等提出真知灼见,促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推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就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正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思想领导,就是理论观点、思想方法以至精神状态的领导。正是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才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引导他们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正是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带动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新中国和实现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

  □ 刘焕明

  刘焕明

  人民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理念和力量之源。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才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治理之路,赢得了民心人心。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优势,就是要相信人民群众具有参与治理的意愿和动力。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更加充分地享受治理成果,才能让社会治理格局更加明晰、效益日益显现。目前,人民民主的作用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渠道实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应充分了解和听取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治理活动的意见建议,全面考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活动的聪明才智,从而为国家治理的有序推进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优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治理最重要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将破除专制主义统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定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奋斗。随着我国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治理主体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治理方式也应该由政府部门的单向管理转向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在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民众和社会组织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应当指出的是,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当家作主的作用。因此,要赋予民众以更多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民众通过各种正当权利的行使,参与到各种社会治理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从而夯实治理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优势,就是要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治理体系。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未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但治理本身也是有目标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就是要看能否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坚持和完善各种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构建出一套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南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

  □ 蔡道通

  蔡道通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的制度引领与强力保障。法治建设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国家建设水平与品质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贯彻法治原则。法治,其基本的含义是规则之治,本质上是良法善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抓手与体现形式,协调与平衡权力行使与权利保障关系,最终体现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与目的定位。它是以对权力的有效约束与规制作为重点,以制度化程序化权力运作为其表征,以公民的权利确认、权利保护与权利救济而体现的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追求,以全民的崇法、尚法、护法意识与行动实践为社会基础的整体性制度安排。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良法是法治建设的最重要基础与最基本前提。衡量良法的基本标准,第一,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法治思维,落实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使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最终变成现实。第二,以法治方式,使得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律的程序,上升到国家的意志并成为宪法法律的基本内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第三,有效规范权力范围,实现权力的良性运行,通过宪法法律的制度建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实现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包括全民尊法、守法与护法意识在内的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是公民在现实法治实践中,对鲜活的法律实践真实体验后的真诚认识、理性认知与真诚认同的结果。善治,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将良法通过各种方式具体落地生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得人民能够通过具体的鲜活的法治实践活动,切身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进而产生对法治的信任与信仰。如何达到“善治”?第一,应当确立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依宪治国,推行并完善合宪性审查机制,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做到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能够得到追究。领导干部必须敬畏宪法法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要做到行政依法有据,必须恪守行政法治的基本底线,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第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要求,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力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凝聚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最大法治共识,让司法更有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第四,让人民成为法治建设的主体,累积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 尚庆飞

  尚庆飞

  从历史逻辑看,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从现实逻辑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一根本优势的贯彻执行;从未来逻辑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以贯之地更好坚持和发展这一根本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一独特治理模式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历史与实践证明,坚持全国一盘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能够成功破解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破解的治理困境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征。中华民族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优秀的民族历史传统与治理智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下,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大事的独立治理模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根本优势。一方面,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了坚持全国一盘棋的逻辑必然性。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56个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严峻,若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领导,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没有共同的根本利益与共同目标,则无法维护国家稳定、人民幸福,更加无从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另一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凸显了中国治理的显著特色。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正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一根本优势,方能使得中国有效避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多方利益扯皮和政治博弈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方能保障有利于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得以顺利施行。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再到港珠澳大桥,从“非典”救援到汶川地震抗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战,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根本优越性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高新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抗震抗洪救灾、自然灾害援助等层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一以贯之地更好坚持和发展全国一盘棋的根本优势。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改革的每一步深化进程中所伴随的各种复杂矛盾以及“补短板”“涉险滩”“抗风险”的种种挑战,仍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显著优势,进而切实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必须要牢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中国共产党具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而亟待进一步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定力与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科学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保障个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积极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内在优势的同时,也需充分保障不同主体、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 田芝健

  田芝健

  深刻认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显著优势,对于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化对解决民族问题规律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以各民族一律平等为根本原则,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灵魂,以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是一条已经和正在被实践证明能够化解和避免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以及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是造福各族人民的幸福之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复兴之路。

  科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从整体上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丰富和发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所构成的文化观念体系,把解决民族问题放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去考量,及时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规律认识,为人类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科学认识和丰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能够解决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协同发展,又能够解决区域关系、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制度,能够为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能够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导向、制度规范、制度支撑。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为各民族繁荣发展团结进步提供思想共识、文化引领、文化滋润、文化纽带。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民族共建共享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成果。为此,需要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民族地区的表现形式、运动方式、冲突烈度、具体影响,寻求克难攻坚对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进一步探索各民族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有效路径,增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造福各族人民。

  (作者为苏州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 蒋伏心

  蒋伏心

  经过7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经过41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说明,经过多年探索而日渐成熟、定型的中国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有其自身显著优势。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了全社会的资源,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全社会经济活力的最大化。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形成了完全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只有国有和集体经济两种经济形式。公有制形式也追求越大越好、越公越好,国家控制了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揽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这个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活动的特殊环节,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其一,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社会化水平低的领域和地区实行公有制;其二,国家包揽一切,削弱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们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效率得不到提高。

  改革开放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就是按照生产力性质建立合适的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了我国高水平公共产品的提供,保证了在重要产业领域提供国家基础保证,保证了在前瞻性领域国家投入的导向作用。这些对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则有大量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分工协作关系,保证了经济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优势。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符合我国的国情——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分配方式决定了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物质利益,影响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程度,当然也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按劳分配为主体,肯定了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肯定了劳动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坚,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标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肯定了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在增加,组织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程度在提高。缺少劳动以外因素的作用,劳动自身的价值也得不到提高。正因为我国承认多因素参与分配,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劳动要素形成有机整体,提高我国经济活动的效率,形成了我国经济的要素贡献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更是我国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只是经济运行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用。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探索了一条可以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共生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要旨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实现经济体自身的能量最大化,国家把握经济活动的目标,通过宏观经济手段调控经济,控制市场经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通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充分、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形成了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优势。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 管向群

  管向群

  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度设计,在我们党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构建在文化建设上的生动反映,是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的科学融汇,是“中国之治”浓墨重彩的篇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价值定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这一判断清晰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内蕴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更是其重要的价值基石。文化发展关乎民族兴亡、国运兴衰,是人类迈向自由的精神确证与历史阶梯。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生不息、薪火相继,在根本意义上,取决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境界和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之欲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实质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决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谱系中鲜亮的底色。

  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基本要求。《决定》从五个方面明确了基本要求的内涵:一是在旗帜方向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二是在精神航向上,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三是在价值取向上,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四是在舆论导向上,要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五是在关系指向上,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

  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目标旨归。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逻辑大趋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打造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及其制度,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基地主任、首席专家)

  □ 曹晗蓉

  曹晗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和实践证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和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坚持除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纵观历史,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切都表明,毫不动摇地依靠人民、矢志不移地为了人民,永远都是推动国家善治和民族进步的最持久动力。

  “民齐者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乎国家兴衰、事业成败。诸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启示人们,万众齐心、内外协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击水中流、攻坚克难、所向披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多元而又复杂的情势在多领域不断显现。今天,面对这些复杂情况,依靠什么力量才能有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讲,这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导向,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只有依靠人民,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努力找到体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不仅要深刻洞察依靠人民群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还要拿出具体有效的实际举措。对此,最为基础性的莫过于要准确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人民群众蕴含着巨大力量,同时也蕴藏着无穷智慧。这就意味着,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现代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诉求、知晓群众疾苦。要了解群众诉求,就必须深入群众开展调研,走到群众中间了解实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源泉动力在于依靠人民,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了人民。无论时空环境如何变化,人民始终是我们检验事业发展成效的最终评判者。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答不答应、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举措的根本标准。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储东涛

  储东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我国经济全面起飞、迅猛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灵魂。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改革既然“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那就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推进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等,从而大幅度地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呼唤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创新为改革开放不断增添动力和活力。坚决破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体制创新的主攻方向;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内外新的形势,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诸多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问题。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否定或削弱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改革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一系列优秀“特质”:坚定理想信仰、科学理论引领、依靠服务人民、善于总结提高、强大领导能力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机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不是来自外力推动,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为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 刘西忠

  刘西忠

  人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近20次强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聚集人才的方法路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在聚集人才的制度和保障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

  在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核心人才观的指引下,我国各类政策制度相继出台,各类配套举措陆续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优势更加彰显。2016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发力加快推进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人才发展注入强大动能。2017年1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有力破解了职称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等存在已久的问题。2017年4月,启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引才引智、招贤纳士的积极信号。2018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聚焦人才评价领域深层次问题,提出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改革举措,进一步让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受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优秀人才纷纷集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来。根据《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2万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700多人,全国累计共有2913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大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成为新增长点。中国巨大的人才优势必将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持续迸发磅礴力量。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研究室主任)

  □ 何怀远

  何怀远

  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这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党的先进性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其他党派的根本特征,在于她为这个国家、民族承载了伟大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同于其他党派政治追求的根本特征,在于她的使命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唯物史观基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揭示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她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政党以党派利益决定政治立场的政治偏好。党的先进性以及党和军队的特殊关系,保证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先进性和使命的高尚性。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关系,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即开始了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跟随国民党进行北伐,以共产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工人、农民加入革命队伍,用军事方式消灭分裂割据中国的军阀势力,统一山河破碎的旧中国。但是,正当大革命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刻,1927年的“四一二”事件使得从血泊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由此开始了组织工农武装。正是从党创建起自己军队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才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革命。党正是领导指挥着这支绝对忠于党和人民的军队,浴血奋战,才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正是领导指挥着这支绝对忠于党和人民的军队,坚决维护了新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使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东方大国,迈过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阶梯,步入了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新时代。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对中国、对世界都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历史的霸权时代,开启全球伙伴关系的新时代。这是人类由“地域性历史”进入“世界性历史”后的又一次国家关系的转型。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建立一支世界一流军队,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条件,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好、发挥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优势,让中华民族复兴的巍巍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作者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少将)

  □ 徐岑琛

  徐岑琛

  “一国两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从国家制度角度来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而“一国两制”正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为实现中国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所以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应有之义。在其实践过程中,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必须遵守的底线。通过历史也可以看到,香港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不仅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冲击和影响,还继续保持自由港、国际大都市的特色,其国际金融、贸易也繁荣发展。澳门回归以来,其治安、环境、居民福利、人均GDP等一系列指标都迅猛提升。历史告诫我们,只有坚持一个中国、一个主权、一部宪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贯彻过程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源泉,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以及旺盛的活力。

  从法律制度角度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已经强调,“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可以看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刚性的制度要顺利运转,必然离不开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针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提出了诸多任务,如未来中国将不断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完善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对香港、澳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等。这一系列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事关特区未来的发展,关乎特区的长治久安,“依法治理”是其关键。这就要求,在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时,把中央依法行使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推进“一国两制”在特区的实践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 刘 勇

  刘 勇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建设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是大势所趋。这事关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保持定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自主,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做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引领者,为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贡献力量。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投资、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嘉宾: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章寿荣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院长 段进军 主持: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记者 袁 媛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共同主办的“强富美高”五年答卷系列访谈,今天推出第二期。本期主题聚焦“百姓富”,相关内容同步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交汇点客户端、“理论之光”网站、“理论之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呈现,敬请关注。

  江苏百姓进入相对富裕阶段

  主持人:“百姓富”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目标之一,它包括哪些内涵?

  章寿荣:第一,“百姓”是“百姓富”的主体。“百姓富”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注解。“百姓”是实现生活富裕的主人翁,既是生活富裕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生活富裕的直接受益者。“百姓富”不是上天赐予的,也不是外人赠予的。实现“百姓富”还是要靠老百姓自己,要靠他们自己奋斗、自己创造。

  第二,“富”是“百姓富”的客体。这里的“富”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点,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既强调“富”的社会物质基础,也强调“富”引发的社会治理效果,即由“百姓大富”,达到“天下大治”。正如我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所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百姓富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有了可能。

  第三,“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以人民群众的理解来说,“小康”是殷实满足的生活,“富裕”则是宽裕富足的生活。“百姓富”是“全面小康”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比小康更好的生活。吃不讲饥饱,而讲营养;穿不说冷暖,而说时尚;住不看大小,而看气派,要让老百姓活出中国时尚、中国气派。今天,人民群众活得滋润不滋润,和全面小康什么时候实现来得同样重要。

  主持人:过去五年来,江苏人生活越来越幸福。“百姓富”的江苏成就有哪些?

  段进军:2014年江苏地区总产值6.51万亿元,2018年达9.26万亿元。全省上下践行“先富带后富”,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8年江苏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75%。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8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96元,同比2017年增长8.8%,是2014年27173元的1.4倍。

  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34346元,2016年突破4万元,2018年达到472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14958元,2018年突破2万元,达20845元。城乡收入比,从2015年的2.287:1,降至2018年的2.264:1,城乡差距一定程度减小。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进入相对富裕阶段。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4年的23476元提高到2018年的29462元,增长了25.50%。恩格尔系数由28.5%降至26.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4年的11820元提高到2018年的16567元,增长了40.16%,恩格尔系数由31.4%降至26.2%。201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基本趋同,标志着城乡居民生活均进入相对富裕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更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基本的物质型消费,比如吃、穿、行在总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小,而发展型消费占比越来越高。百姓在教育、培训、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和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注重精神型消费。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反映“百姓富”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说明人们不但物质富了,而且精神也富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品质,从供给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

  主持人:“百姓富”的富,应是共同富裕的富。江苏是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

  章寿荣:第一,注重“人”的作用,调动各级各类创富主体的积极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是直接参与社会财富创造。江苏是科教大省、人力资源大省,近年来,江苏先后出台“科技改革30条”“双创新政34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既注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重点群体的积极性,也注重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道路,把蕴藏在广大劳动者身上的创富潜力激发出来。在脱贫攻坚战中,江苏也注重“人”的作用,坚持“扶贫先扶志”,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着手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使致富之路走得更宽、更长、更远。

  第二,注重产业的力量,夯实“百姓富”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最主要的是分享产业发展成果。江苏高度重视通过做强做大产业,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比如,在第一产业,江苏结合乡村振兴,打造引领农民致富的千亿级农业产业。在第二产业,江苏围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13个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江苏最鲜明的产业优势。“百姓富”离不开“经济强”,特别是离不开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强”。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强了,创造的实体经济财富多了,江苏“百姓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在第三产业,构建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发挥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的独特作用。把发展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传统的如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的如观光休闲、养生养老等。

  第三,注重协调的重要性,全方位促进“百姓富”的均衡发展。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早在1984年,就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方针。南北共建园区加快了苏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带动了苏北群众致富。当前,全省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全省所有地级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苏中苏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百强县、百强区、千强镇,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拓展了江苏的共富空间。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江苏最早实施“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后来发展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再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得农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注重不同社会群体的协调发展,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拓展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渠道,为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兜底保障。倡导“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江苏正在逐步形成比较均富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即中间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均富社会,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示。

  精神物质“双富裕”

  主持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富”应怎么理解?又应如何实现?

  章寿荣:精神生活的“富”是“百姓富”的目标内涵之一,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实现“百姓富”,就是要同步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双富裕”,其中,精神生活富裕是决定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难点和关键点。精神富裕不会在实现物质富裕之后自动实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必须及早动手、长期坚持,做到久久为功。

  江苏在推进精神共富上,形成一些特色做法。比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经济为中心,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善于总结在创富过程中形成的江苏创业精神,如“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园区精神”,以精神力量进一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推进精神文化的“三强两高地”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讲话要求,把江苏建设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特别是江苏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来抓,从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入手,引导人民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重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通过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等做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方位提升人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

  办好每件民生实事

  主持人:“百姓富”,要靠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实现。江苏在这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做法?

  段进军:就业是富民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2018年江苏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扶持30.1万人成功创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创造更多高端就业岗位。2019年上半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32.5%和44.7%。大力促进农民创业,因地制宜打造富民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创新园区。截至2018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有199.4万的年收入6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72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达标,均超过了序时进度,经济薄弱地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教育事业的进步是精神富足的基础。江苏的教育事业很发达,我们基础教育做得很扎实,高等教育也接近了大众化水平,职业教育也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2018年5月14日,《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出台。6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深化我省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同时,我省实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立项建设22所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连冠”。

  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惠民水平。2018年全省基本医疗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水平稳步提高,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以上和70%左右。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一站式结算,所有参保人员均已纳入异地就医跨省直接结算范围。2018年全省各类养老床位达到67.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7.4张;截至2018年底,全省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7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8094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4万家。

  主持人: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提升江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段进军:据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数据显示:江苏百姓认为个人生活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年年上升,2016年为63.8%,2018年上升到75.8%,比2016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说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普通百姓,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不断地发展,才能为江苏的“百姓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政府要做一个“贝壳”,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的贝壳里哪怕一粒“微尘”,都有可能变成“珍珠”。回顾这些年我们之所以在“百姓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了改革开放,形象地讲就是“开放”和“放开”。改革就是“放开”,让微观的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坚持“开放”和“放开”,老百姓自然会产生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的内生“激励机制”和内生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既可以得到一种“物质富”,也可以享受到一种价值实现的“精神富”。因此,要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必须通过改革开放释放经济的活力,让微观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发展的理念,要树立一种均衡的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但是“硬发展是没道理”。我们不能只为GDP,而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一切发展都要以人民为中心,都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不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要不断地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不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也要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单一维度的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一种平衡。 本报记者 袁 媛

  策划:刘庆传 孙 敏

  摄影:魏晓敏

  视频:丁 峰 费念渠

  剪辑:张浦励 张梦喆

  杜雅倩

  美编:郑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