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江苏高技能人才这样奔涌而出
2025-11-23 19:0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程晓琳,杨频萍  
1

日前,“向教育强省阔步前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通举行。江苏多家职业院校负责人齐聚一堂,生动展示职业院校在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从铁路到航海,从智能制造到现代农业,一幅以“产教融合”为引擎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图景徐徐展开。

长三角近三分之一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源自这所院校

在江苏乃至长三角铁路行业,近三分之一的高技能人才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贺兴初介绍,学校作为长三角铁路类院校的领头羊,始终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与中国铁路同行”,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我们不仅牵头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自动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还实体化运行了省级轨道交通市域产教联合体。”贺兴初说。学校联合产业链链主企业共建了15个实训基地、3个研发平台,完成8个工种职业标准和鉴定体系的研编,技术攻关数量较上年增长33%。

更令人振奋的是,学校积极对接中国海外铁路项目,已在22个国家开展技能培训超3万人次。2024年,学校作为唯一铁路院校入选“世界职教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并助力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厂中标格鲁吉亚地铁列车项目,输出“中国标准”与“中国工匠”。

培训职业海员超10万人次,育训互通锻造海员铁军

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南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交汇点城市,船舶海工、智能制造是支柱产业。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薛扬表示,学校围绕“大交通、大航海”格局,构建“条块结合、内外联动”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我们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把园区变成教学现场。”薛扬介绍,学校牵头成立南通市船舶海工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两大产教联合体,布局9个产业学院,推动学生“毕业即上岗”。此外,学校创新实施“分段递进”航海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五职三层”职业晋升通道,累计培养航海专业学生7200余人,培训职业海员超10万人次。

在该校,在三大国有船舶集团就业人数达65.7%,涌现出了以“天鲲号”数字设计项目经理王秋松等为代表的一批匠心人才。这样的数字背后,源自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与新扬子造船、招商重工等头部企业联合共建“新扬子现场工程师学院”和“招商重工产业学院”,以实战项目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

以创业带动就业6500余人,创意种子这样长出硕果

“我们设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形成‘种子—青苗—硕果’实践教学进阶模块。”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倪永宏说。

具体来看,在创意阶段,以专业实训为支撑,对接产业技术难点,邀请企业导师定期开展项目“问诊”,并在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下,推动创意向模型转化。在产品阶段,整合校内外技术与服务资源,优化产品外观与功能设计,实现模型向实体产品转变。在商品阶段,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载体,打通市场销售渠道,构建成熟商业模式,年均孵化“汇智文化”等市场品牌160余项。同时引入会计、律所、投资机构等专业服务,年均召开技术供需对接会60余场,累计服务企业1200余家,以创业带动就业6500余人。

同时,学校精准对接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和扬州市“613”产业体系,创新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着力锤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适应产业变革的过硬本领。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共建10个特色产业学院,获批省级产业学院1个。开展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推动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精准对接。构建了覆盖所有专业的国、省、校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建成25门“课赛融通”实践课程并建立相应标准体系。“近五年来,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150余项,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能工巧匠26名。”倪永宏说。

农牧学子变身“乡村振兴领头雁”

“仅是今年一年,学校就培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00余项,50多个涉农创业公司实质性运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玉萍感慨。

原来,学校与牧原食品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依托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锤炼匠心品质,年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800余人。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凤凰学子”遴选,每年遴选100人左右,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聘请企业家和创业典型担任兼职教师,让他们的创业经历成为最鲜活的育人资源。在培养方案更新上,科学构建从创业意识养成,到创业基础理论培训,再到创业实战的逐层递进式课程体系,支持学生完成“创意—技术—产品—创业”的全过程。

“这些‘凤凰学子’走出校园,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头雁’。”赵玉萍说。

从铁路到航海,从智能制造到现代农业,江苏职业院校正以扎实的产教融合实践,回应“教育强省”的时代命题。这里不仅培养出一批批“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的高技能人才,更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升级中展现了职业教育的担当与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标签:
责编:李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