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现场设计图纸、建模、制作紫砂陶瓷作品,还有3D打印来助力!11月19日—21日,第五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陶瓷产品设计师赛项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自由职业者以及高等院校陶瓷专业的师生们同场竞技。
作为全国行业一类大赛的江苏选拔赛,本次赛事设职工组与学生组两个组别,均为单人赛。大赛为期3天,赛程累计时长17个小时,涵盖理论考试、产品设计竞赛以及实物制作竞赛。其中产品设计竞赛要求选手通过手工绘制或电脑设计完成陶瓷产品三视图及效果图创作,充分展现设计构思能力;实物制作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设计产品的三视图及效果图,利用手工或3D打印技术,完整制作出整件(套)陶瓷产品。
21日是比赛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参赛选手们将拿出自己的手作紫砂陶瓷作品和3D打印作品。只见在比赛现场,参赛者们或是通过“推墙刮底”等方式制作茶具,或是通过电脑程序“指挥”3D打印制作陶瓷模具,将创作灵感一一实现。
来自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孔小芳选择电脑设计和3D打印完成了一套茶具——在壶和杯子的顶部设计了一个屋檐的造型,壶身制作出水波纹样。“这次设计的主题是烟雨江南,所以我的作品与江南的粉墙黛瓦有关。”孔小芳说道,之前的设计作品往往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而这一次完全是自己创意的发挥,而且要求在2天内完成作品,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充满趣味的挑战。
来自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施博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他选择的是手工绘制和手工制作紫砂壶作品。在他看来,与比赛结果相比,过程更重要。“在赛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了大量的练习,让我的技艺大有进步,而这次和这么多优秀的选手一起比赛,也让我增长了见识!”
陶瓷设计师陈豪比较特殊,他在设计环节选择了电脑作图设计,在制作的环节选择了手工制作紫砂壶。陈豪来自广东,他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喜欢紫砂陶艺所以放弃了原先一家企业的设计师工作并定居宜兴,现在成立了一家紫砂工作室。“一件紫砂壶作品好不好,在于设计,更在匠人的手艺。电脑制图是我们的必备基本功,手工制壶却让我们的作品更有温度。”
本次比赛的裁判组组长、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峰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从本次比赛发现‘好苗子’,为江苏省挑选出优秀选手。”他认为,比赛更看重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但再好的设计都需要实际操作来实现。“一方面,我们希望更多设计师能够通过提高实操能力,自己动手让创作灵感成真,也期待着更多传统的紫砂手工艺人在创意和设计上有更深的造诣,呈现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据了解,此次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将代表江苏省参加今年12月在浙江宁波举办的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本次比赛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轻工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薛宇指出,大赛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他表示,此次大赛落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既是组委会对学校办赛能力、专业实力的充分信任,更是对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高度认可与有力鞭策。下一步,学校将以承办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聚焦陶瓷行业发展需求与技能人才培养痛点,持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将以赛事为纽带,加强与全省乃至全国陶瓷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平台,为推动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技能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