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迷|全运会今晚闭幕?我的经济DNA动了!
2025-11-21 22:1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易梦涵  
1

第十五届全运会今晚就要正式闭幕啦!但有一个话题的热度却丝毫不减,那就是——“赛事经济”这堂生动的实战课!

吉祥物盲盒炒到断货,大湾区酒店爆满,14.6亿次视频播放量、6190万次广州美食内容曝光、1048万次旅游攻略搜索……这届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运会,简直成了“赛事经济”的最佳案例。今天就让小财迷带大家看看,体育赛事如何变身“行走的印钞机”——

你们知道吗?这届全运会可是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光是可售门票就超过500万张,规模远超往届。

数据显示,11月9日至15日,仅仅一周时间,广州和深圳就接待了1804.9万人次的游客,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5.33%和24.48%。

餐饮消费更是火到没朋友!数据显示,11月以来,广州餐饮消费额同比增长145%,深圳增长140%。粤菜同比增幅高达159%——你瞧,“食在广东”的金字招牌正在闪闪发光。

说到出圈,这届全运会真的有太多亮点。首当其冲的就是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相关特许商品热门款式早早售罄。在深圳的特许商品零售店,人们排起长队,醒狮公仔基本处于断货,吉祥物盲盒更是有多少卖多少。有店铺经理透露,营业额比全运会开幕前高出十倍以上!

话说回来,你们不觉得这俩吉祥物长得特别像小鸡仔吗?这两只可爱的中华白海豚,被网友“指豚为鸡”,亲切叫作“大湾鸡”,各种表情包梗图在网络上更是疯狂传播。于是,知识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进入了脑子,大家都记住了中华白海豚。这也是赛事经济衍生出的一种文化传播效果。

说完幽默的,咱们来整点“严肃的”!粤港澳三地这次配合默契,真正实现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这种协同效应不仅带来了短期消费增长,更在要素流动、业态融合、城市升级三个维度实现深度赋能。

赛事终将落幕,如何将短暂的客流高峰转化为长期的“增量”与“留量”?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建议,应从打造场景、培育品牌、优化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力。既要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形成常态化体育消费生态;又要积极培育本地体育赛事IP,就像“苏超”结束了,江苏各地还有“淮超”“常超”“宿超”等等。当然,最终还是要用消费环境软实力“留”住游客。

前有“苏超”燃爆2025整个夏天,后有全运会继续点燃今冬,“体育+”的能量远超想象——它能撬动消费、带动就业、促进融合、提升城市形象。当一场体育赛事变成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其价值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

下次看体育比赛,别光盯着比分啦!赛事“经济账”和金牌一样精彩!我是小财迷,我们下期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易梦涵

小财迷工作室出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