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量更足,前10月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超万亿元
2025-11-20 16:5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宋晓华  
1

交汇点讯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7.6%。

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对一批搭载了自主研发视觉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的工业机器人进行最后的检测,即将发往海外。1—10月,灵猴机器人出口额同比激增近十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制造、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全球高端制造领域。“对于智能制造企业而言,供应链就是生命线。”该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李二普说,“‘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便利举措让进口核心元器件高效通关,直接奔赴产线;预约查验让出口成品更快交付全球客户。”

11月17日,常熟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国际知名品牌配套生产的软排线顺利出口。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价值34万元的货物采用的是“出境加工”贸易方式——在海外工厂进行成型加工后,再复运回企业。“这不仅是简单的货物出口,更是我们整合全球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一步。”公司董事长颜红方介绍,“相较于一般贸易方式,仅此一票就可节约成本7万元,预计全年可节流50万元。”

如果说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出口展现了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尖端突破,那么传统船舶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展现了新发展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新貌。在江阴综合保税区西卡口,两套“庞然大物”平稳驶出,这是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为修造船舶配备的价值超千万元的旋转风帆组件。“长25米,直径5米,这样的‘大家伙’进出卡口是个大问题。”为这两套组件代理申报的企业负责人吴佳佳说。据了解,随着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这种能够利用风能转化显著降低船舶碳排放的创新装置需求日益旺盛,但巨大尺寸成了物流环节的“拦路虎”。为此,江阴海关主动破局,为企业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利用江阴综保区西卡口宽度可变优势,采取“风险提前研判+现场人工验放+系统留底记录”的方式助力货物高效通关供船。“一天内就完成了从进出区到供船的全流程,不仅帮助企业完成了国内首套移动式大型旋筒风帆的实船应用,也为后续这类节能减排大型设备高效流转蹚出了新路。”吴佳佳感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晓华

标签:
责编: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