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临前,南京及江淮地区为何会出现明显回暖?
2025-11-19 12:5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杨频萍  
1

交汇点讯 又一次经历了断崖式降温的南京市民,这两天估计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冷空气来临前,南京总会出现一次明显的气温回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术院长、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及南信大气象台王丽娟、唐卫亚等老师应邀解析气温骤降的“前因后果”。

此次温度气温骤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据悉,受冷空气影响,此次南京最低气温下降幅度有可能达到寒潮标准,中心位于蒙新高地的冷高压向南压,冷空气快速南下,配合夜间辐射降温作用导致了这一次降温过程。气象定义里,“寒潮”指的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这一次南下的冷空气从西西伯利亚经新疆东移到蒙古西部,然后南下。此次过程影响中国东部时为横槽转竖型。

专家介绍,横槽型环流有利于大量冷空气的堆积,横槽转竖后冷空气大举南下,有时可形成抵达低纬度的爆发性寒潮。1608时最强达1075hPa1808时该冷高压主体强度仍有1065hPa,说明此次冷空气的强度较大。

今冬将会是暖冬,但寒潮活动不一定偏弱

冷空气通常与高空槽活动有关,当位于高空槽前时,西南气流的确会输送暖空气北上,会造成短暂升温。但目前高空槽偏北,前几日南京温度偏高、连日晴主要与当前高压系统的控制有关,与后续冷空气的天气系统关联并不大。

南信大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团队研发的南信大气候预测系统的结果显示,今冬将会是暖冬,全国大多数预测系统得出的结果也都比较相似。但是这并不代表今年冬天每个月的平均气温都会偏暖,寒潮活动也不是一定会偏弱。

据悉,由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预测系统NUIST-CFS1.0,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能提供逐月实时滚动更新、预测时效长达2年的系统,填补了国内在气候异常年际预测领域方面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气候预测系统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目前已深入参与到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水利部及区域气候中心的业务服务,为江苏省政府提供汛期预测决策咨询报告,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重要的预测参考信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标签:
责编:杨易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