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四连冠,江苏女垒传奇故事仍在继续!
2025-11-18 19:5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吕翔  
1

交汇点讯 11月18日,广东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掌声雷动。随着终场哨声响起,江苏垒球队以4比3的比分力克辽宁队,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垒球项目冠军争夺战中成功“复仇”,将金牌收入囊中。

老将归队:热爱为刃,责任为甲

“只要站在垒球场上,我就觉得自己是最亮的星。”1989年出生的老将李欢,用20年青春诠释着对这项运动的执着。2021年全运会后退役的她,曾转型为赛事服务主管与训竞科工作人员,却在队伍需要时毅然重返赛场。

江苏女垒一直都是一支有韧性的队伍,面对全运会“9名上场队员中至少5人是 2003年后出生”的新规,这位与03后小将相差14岁的老将,不仅要克服年龄带来的体能挑战,更要破解代际沟通的难题。“既要严厉批评错误,更要帮她们认清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李欢用耐心与经验引导年轻队员,而小将们身上纯粹的热爱,也让她在失眠困扰、高强度训练的压力下始终保持干劲。这份“刻在骨髓里的热爱”,成为球队冲击四连冠的精神支柱。

新秀突围:教练领航,破局成长

作为曾创下全运会三连冠、锦标赛12连冠的“冠军之师”,江苏女垒此次备战并非坦途。“全运会比赛中,投手实力占全队实力的70%,可我们现在的投手从未参加过全运会”,李欢直言投手短板是最大阻碍。

关键时刻,功勋主教练宋秋元带领教练组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从投球力度到战术配合逐一打磨。年轻队员们不负众望,在老队员的传帮带下刻苦钻研,快速成长。小组赛3胜1负晋级、超级循环赛2战全胜锁定决赛名额,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这支队伍在新老交替中焕发出全新活力。

体教融合:24年深耕,保驾护航

江苏女垒的长盛不衰,离不开“体教融合”的坚实根基。2001年,江苏省体育局与南京工业大学以“省队校办”模式共建队伍,让垒球运动在江苏从一片空白发展为“63111 金牌项目工程”。

24年来,学校为队员提供专业训练场地与优质学习资源,创新实行“上午上课、下午训练、赛后补课”模式,通过延长学习年限、完全学分制等举措,实现“运动成绩”与“文化素养”双提升。如今,中国垒球学院落户南工大,学校更联合计算机、材料等学院开展科技攻关,用科学化训练助力队员突破瓶颈。“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如果没有文化,很难站在世界竞技体育的最高领奖台上”,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天峰的理念,正是队伍持续发展的核心密码。

从小组赛的稳步晋级到决赛的逆风翻盘,从老将的坚守到新秀的突围,从体教融合的深耕到科技赋能的助力,江苏女垒用四连冠的辉煌,诠释了“拼搏”与“传承”的真谛。正如张天峰所言,从2005年的第6名、2009年的第3名到如今的四连冠,这支队伍正在为江苏女垒荣耀续写新的篇章。而对于李欢等老将与陈佳等新生代而言,这届全运会既是过往努力的见证,更是未来征程的起点,江苏女垒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吕翔 童棹凡

图片 黄夕寅

标签:
责编: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