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镜头为笔、光影为墨,共绘江苏“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辉煌画卷!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跃升,有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即日起,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视觉江苏网推出“我的‘十四五’·接力拍”视觉打卡行动,生动展现江苏“十四五”的璀璨华章,共赴“十五五”的锦绣前程!
垛田是兴化先民在低洼土地上垒土成垛而形成的独特地貌,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众多、形状各异的垛田星罗棋布,造就千垛原生态风景区。“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自然景观每年春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兴化市凭借“一朵菜花”迈出了生态经济化步伐,“十四五”期间,更是以垛田“双遗产”生态优势为根基,打破春季油菜花海的单一依赖,构建“春赏菜花、夏游荷塘、秋品蟹菊、冬观芦杉”的四季文旅矩阵,打造生态、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旅游新格局,实现了从“一季热”到“四季火”的跨越式升级。2024年,兴化接待游客超7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以上。
而在垛田街道的垛田上,农民则利用垛田特有的水土资源优势四季轮作种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化香葱”,种植面积2.3万亩,全年种植面积5万多亩次。同时,带动全市香葱种植,目前全市香葱年产鲜品50多万吨、年加工30多万吨、年产干品2万多吨,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香葱种植成了当地的富民产业。
【看巨变】
曾经仅靠春日万亩油菜花海“独撑场面”的兴化千垛景区,如今彻底摆脱“一季热闹、三季冷清”的桎梏,在业态、体验、配套与富民效应上实现全方位蝶变。
【图说这“五年”】
兴化千垛景区创新推出“蟹逅水浒”沉浸式市集、《壹念·千垛》夜间实景剧演出等,打造“白天赏景+夜间观演”旅游模式;持续完善配套设施,新建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开通水路专线,升级游船码头与景观廊道,还推出“千垛百味”农产品品牌,涵盖兴化大米、大闸蟹等九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景区周边村发展精品民宿,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千垛镇东罗村依垛傍水,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同样在景区边的千垛镇东旺村现有民宿26家、农家乐27家,村民通过餐饮、住宿与农产品销售端稳“金饭碗”。垛田街道在发展“兴化香葱”规模化种植过程中,通过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香葱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兴化垛田,这片由泥土与河水交织而成的独特地貌,成为兴化一张愈发闪亮的“金色名片”。
征稿启事
一、征集内容:
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等方向,征集2021—2025年间值得纪念的变革图片,同时征集背后的喜人故事。
要求图片能够反映同一个点位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或者从不同视角反映同一个主题。通过百姓视角、“接力拍”的形式,分主题绘制江苏“十四五”收官之年的人民生活新图景。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三、投稿方式:
网页投稿:登录视觉江苏网(www.vijs.net),注册后点击首页“上传图片”,在标题中注明 【我的“十四五”】;
邮箱投稿:将作品(请注明标题、作者、联系方式及拍摄地点)打包发送至:138690716@qq.com,邮件主题统一为 【我的“十四五”+姓名+电话】;
所有优秀来稿将及时在视觉江苏网首页、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刊发,部分优秀作品将在新华日报刊发。
策划:田 梅
执行:金 琎
美编:朱 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