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主理人”有啥不一样?江苏乡间巾帼主理人在乡野绽芳华
2025-11-14 20:3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徐睿翔  
1

在江苏的田野乡间,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扎根乡土,投身创业,用智慧与汗水带动村民致富、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优秀文化。从田间地头到民宿庭院,从农家小院到电商直播间,她们的身影遍布乡村振兴的各个角落。她们,就是乡间巾帼主理人。

近年来,江苏各级妇联积极融入全省“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树乡间巾帼主理人,壮大一批新型农业主体。通过深化拓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广泛动员组织妇女群众投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幅乡村振兴的巾帼画卷正徐徐展开。

扎根乡土,创业有为

清晨5点,连云港市荣邦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徐荣已驾驶皮卡行驶在田埂上。车内装着调试好的无人机,后座散落着农机手册。从一名普通女机手起步,徐荣如今已带领百余台农机与机手,在12万亩农田上构建起智慧农业网络。70台无人机协同作业,合作社已实现从耕、种、管到收的“农机闭环”全程托管,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从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到民宿经营,越来越多的乡间巾帼主理人正以各自专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泗洪县“芭蓠是家”庭院主理人刘孟迎,曾在城市餐饮行业打拼6年。一次回乡探亲,她发现家乡涌现出许多美丽庭院,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于是,她利用泗洪近郊一处闲置院落,打造出集餐饮、休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院。

在保留乡村肌理的基础上,刘孟迎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将废旧房屋改造为雅致空间,木船变身水上包间,栈道延伸至水畔,玻璃花房点缀其间。如今,这里不仅是游客品味乡野的“诗和远方”,更实现了“庭院变景点、农房变客房、劳动变体验”的转变。

振兴产业,赋能乡村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的舶来咖啡主理人金瑜认为,“主理人”不仅是身份,更是肩负责任的灵魂角色:既要定标准、谋发展,也要思考如何回馈家乡。作为“渔二代”,金瑜返乡创办的舶来咖啡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带动环太湖大道周边业态蓬勃发展。如今,这条路上聚集了十余家咖啡馆及众多民宿、农家乐,昔日闲置的老房被一一租用,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巾帼主理人不仅实现自我价值,更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与此同时,一批手工主理人积极回乡创新传承非遗,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靖江市孤山镇山东村的周红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孤山泥狗子)是靖江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山东村村干部的号召和带动下,周红加入孤山泥狗子非遗推广行列,与村委会共同成立了靖江市泥哨文化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她创新传承非遗,设计生产彩绘泥哨,丰富包装设计,让靖江泥哨不仅重获新生,更在泥哨产品市场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作为乡间主理人,我想把靖江孤山泥狗子这张非遗名片传递出去,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周红说。

妇联助力,精准赋能

为进一步壮大乡间巾帼主理人队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省各级妇联瞄准妇女需求,通过科技赋农、金融助农、消费助农等提供精准服务。“我们实施‘千名女主播培训赋能计划’,分层分类开展扫盲式、实战式、孵化式培训9000人次;连续两届举办‘我为美丽乡村代言’她播大赛,在村社区‘最后一公里’打造巾帼共富直播间,带动更多主理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在云上‘卖货’。”省妇联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

“蜜桃匠”品牌创始人陆钰琳深切感受到妇联培训带来的改变。从省级直播创业大赛到地方抖音培训班,一系列课程为她打开水蜜桃销售新渠道。如今,蜜桃匠水蜜桃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不仅是阳山首家千万级水蜜桃企业,还成为抖音平台上首个成功打造阳山水蜜桃类目标签的团队,带动了整个阳山产区产业升级。陆钰琳还担任无锡市惠山区乡村振兴自媒体妇联主席,把直播经验带给更多女性。

从对近24万名巾帼新农人开展专项培训,到为4.28万名创业妇女提供160亿贷款支持,再到开展科技助农直通车服务超9000场次。在妇联组织助力下,巾帼主理人正持续绽放灿烂光芒。

“未来,我们将紧贴乡间巾帼主理人发展需求,组织好专项创业就业培训,广泛链接政策、资助、项目、市场等资源,培育更多主理人,支持她们发展巾帼特色新产业,服务消费新场景,丰富乡村文旅新业态,团结带领广大农村妇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省妇联主席朱劲松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图片 江苏女性

标签:
责编:陈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