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九家企业获奖,江苏占其四!这份成绩的关键词是“生物医药”
2025-11-14 19:2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徐冠英  
1

交汇点讯 11月14日,记者从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获悉,前一天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上,9家获奖企业中有4家为江苏企业,且成长企业组唯一的一等奖由江苏收入囊中。

苏州湃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博锐创合医药有限公司分别荣获成长企业组一等奖、三等奖,清源至芯(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盛康泰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分别荣获初创企业组二等奖、三等奖,苏州英诺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晋级总决赛。

这场全国赛旨在发掘一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源头创新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走上赛场的228家企业中,有20家江苏企业。它们是从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遴选出来的。包括4家获奖企业在内,17家江苏企业获“优秀企业”称号。

凭借“靶向RNA修饰的创新药物开发”项目,苏州湃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斩获一等奖。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主要从事靶向RNA修饰的创新药物开发。公司董事长王靖方介绍,针对抗癌药物导致的手足综合征,公司研发的一款小分子RNA m6A调控剂,已在国内10家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同时开展II期临床试验。“目前,这是全球同类在研药物中进展最快的。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后,我们将开始建立生产线。”王靖方说,“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的一等奖,都颁给RNA药物领域的企业,可见评委会对于RNA药物研发的肯定和支持。希望早日给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尽可能解决他们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苏州博锐创合医药有限公司专注于开发放射性靶向药物(RDC),聚焦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放射性核素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公司依托北京大学的技术平台和基础研究,与国内多家临床医院合作,立志成为具有源头创新及高效产业转化能力的一流核药企业。该公司CEO单波说:“站在全国总决赛的讲台上,我们展示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解决患者重大需求的决心与蓝图。获奖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我们迈向新征程的发令枪。我们将带着这份国家级认可,加速推进技术产业化,争取早日让我们的创新成果造福更多患者,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贡献力量。”

初创企业组二等奖获得者、清源至芯(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AI智造·器官革命——3D类器官全栈解决方案”项目,致力于通过生物3D打印方式,在体外制造人源类器官,帮肿瘤患者“试药”以及帮助药企做创新药研发。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苗恒源介绍,公司主要从事“类器官3D打印+AI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核心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拥有丰富的生物3D打印、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经验。目前,该公司已建立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类器官3D打印核心技术平台,开发出系列类器官3D打印设备、类器官 AI 垂类大模型算法以及类器官培养基等产品。

安盛康泰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参赛的“通用型细胞产品治疗急性炎症疾病”项目,瞄准遗传病与免疫排异等临床痛点。该公司创始人姜儒鸿在美国创办的安盛康泰医药有限公司,专注于细胞基因治疗,搭建的通用型细胞治疗平台适用于100多种自主免疫疾病和癌症治疗。姜儒鸿介绍,安盛康泰正在开发的ASC930,是一种全新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二线治疗药物。aGVHD是一个免疫触发过程,会导致严重的免疫失调和器官功能障碍,是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非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9月成立的安盛康泰医药(南通)有限公司,负责推进该药品在中国的临床试验、药监申报等工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标签:
责编: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