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江苏基层人大代表发挥双重身份优势力促乡村振兴
2025-11-14 18:15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陈月飞  
1

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扎根乡村基层一线的江苏各级人大代表,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工作新成效促乡村全面振兴迈出新步伐。

“作为一名从乡村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村书记和人大代表,我亲历了七房桥村从‘软弱涣散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蝶变历程,真切体会到高质量党建的强大力量。”从六年多基层工作经历中,无锡市新吴区人大代表,鸿山街道七房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斌感慨满满。

作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区人大代表,周斌发挥双重身份优势,重点扮演好村庄“调解员”、民意“收集箱”、上下“连心桥”等角色。村民居住分散、农村院落多,村党委就针对性打造“院落板凳会”特色党建品牌,将议事平台搬到农房屋前空地上。周斌带头组织党员干部与村民围坐一堂,“一把板凳”破隔阂,协商解决河道种植纠纷、租户矛盾、群租房消防安全整治等民生问题,推动制定村规民约。

“这种‘零距离’议事模式使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周斌作为人大代表,还因地制宜将“固定议事厅”与“流动板凳会”相结合,“固定议事厅”欢迎村民集中反映问题,人大代表现场听取诉求,“院落板凳会”则有市、区人大代表及街道部门和专业团队参加,利用茶余饭后“黄金一小时”入院入户。这项机制已推动60余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七房桥村党委重点抓好“7+7+7”党建项目和“书记项目”,锚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葡萄产业提质、新农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核心目标,联合共建单位、企业、高校专家及农文旅能人组建7支流动式功能性党小组,以“党员流动”破解资源壁垒,构建起覆盖7个领域的攻坚队伍。村党委将葡萄产业升级作为党建促发展的“牛鼻子”工作,组织支部书记、功能性党小组定期查施工进度、听种植户需求,及时对接专业力量解决技术瓶颈和建设难题,让一串串“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的“致富链”。“我将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以更实举措推动落实,以更强担当促进共富,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特’‘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故事。”周斌表示。

同样注意发挥双重身份叠加效应,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人大代表,埝桥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彭飞和同事一道深化“党建+产业链”共建模式,发挥人大代表联络优势,拓展与现有共建单位的合作深度广度,提升劳务合作社服务能级,探索更多产业增收路径;一面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服务地方发展,并推动近2500亩土地规模化流转,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村里还紧盯民生实事,加快完成路灯安装、道路硬化、天然气入户、污水管网改造、厕所革命、文体设施等民生工程,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巩固“美丽宜居乡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成果。

以党建为引领,埝桥村深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模式的成效已初步显现。村里成功运营村级劳务服务合作社,为多个单位提供专业服务,有效盘活了闲置劳动力、增加了集体和村民收入、增强了村民归属感。村里还建成运行了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民政、社保、医保、法律咨询等服务“一站式”办理;正在深化的“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中,党员亮身份、作承诺,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关爱特殊群体、矛盾调解等,不断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作为基层村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党建,深感责任重大。”彭飞表示,将持续深化“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努力实现埝桥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为江苏勇挑大梁贡献坚实的村级力量。

“在我们渔村,船比较多,我理解为:船帆和船的关系,帆就像眼睛一样指引方向,而船则是承载帆的躯体,两者相互依存。”金湖县人大代表、金湖县银涂镇湖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滕庆春用这个比喻讲述了他对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理解。在他看来,高质量发展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其中当然也包括党的建设高质量。党的全面领导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紧密联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是贯通两者的现实路径。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也是滕庆春这些年的重点工作。随着高邮湖“退养还湖”的逐步实施,面对将全部失去多年赖以生存的湖面的局面,村里未雨绸缪,在全镇率先注册了集体企业,从事公共服务和企业产品电商销售等项目。渔民水上作业本领比较强,湖滨村将65岁以下有劳动意愿的渔民,安排在该企业将承担全镇及高邮湖水面保洁工作,年轻的渔民将为全镇园区企业产品组团叫卖电商销售。

让渔民“洗脚上岸再出发”,村里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每次外出务工都派出一个党小组“跟班服务”,带头跳出农业向服务业转型。“让党员带着群众干,让农民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日前湖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5万元。全村党员干部始终同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鼓起村民口袋,努力使村民天天都生活在高质量的日子里。”滕庆春说。

“在我们村,党建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人大代表徐志盘去年刚退休,卸任了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在岗30余年,他对高质量党建的重要性认识很深。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劲。在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过程中,徐志盘发挥自身经验优势,积极担当“传帮带”角色,继续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分享和交流会,成了老徐退休后的重要工作。今年以来,他在本镇及镇外组织了9次此类活动,吸引了党员、基层代表、村干部等千余人次参与。交流会上,大家分享在党建引领村庄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面临难题,互动讨论解决方案。“这促进了经验共享,也更激发了大家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能的热情,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徐志盘说。

徐志盘还在尽心尽力推动通过党建引领整合村庄资源,为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虽然我已从日常村务工作一线退休,但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依然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围绕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徐志盘表示,将继续发挥经验优势,助力基层党建,还要当好基层人大代表,积极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反馈上达、推动问题解决,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标签:
责编:陈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