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2025-11-08 18: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郑亚群  
1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现场。图片由峰会官方提供

11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办,现场发布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起的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马拉松大赛,从全球315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度精品案例。这一项目不仅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更引发了我们对于数字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刻思考:如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重焕生机?数字赋能,无疑是关键答案。

数字复原,让历史建筑“重现生机”。大报恩寺琉璃塔,这座曾被誉为“南京瓷塔”的古代建筑瑰宝,在战火中化为断壁残垣。但借助数字科技,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完成了4300万微米级精度的数字复原。观众戴上VR设备,便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座通体琉璃、佛灯长明、风铃清响的壮丽宝塔。数字复原技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消失的历史建筑重新“站立”在人们面前,让公众直观感受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与独特魅力,激发对历史的兴趣与热爱。

智慧平台,拓展传承新路径。VR、数字孪生、AI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文旅创新平台,为大报恩寺遗址的传承开辟了新天地。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的它,让游客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其中。游客可以“云端登塔”,俯瞰明代十里秦淮,聆听六百年前的暮鼓晨钟,在拼合史籍、地图与传教士书信的图景中,触摸那段失落的辉煌。这种互动体验,提高了文化遗产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为传播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由峰会官方提供

全球共创,激发青春新活力。永不消失的遗产创客大赛自2024年起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起,已连续举办两届。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并联合17家全球高校与机构共同建设,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上千名青年创客参与。他们用VRARAI、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消失的琉璃塔重新点亮光影。这一创新做法,践行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正因如此,也赢得了国际评审团的高度认同。得益于互联网推动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成为一座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体验更创新的文化地标。近年来,游客量显著增长,已发展为中外旅客到访南京的必游之地。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迎来新机遇。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数字保护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数字赋能可以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创新保护传承方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跨界合作。让古老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文化桥梁,让人类文明的瑰宝得以永续传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郑亚群

标签:
责编:王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