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8日,2025淮海人才发展大会正式启幕,8位两院院士、70所高校院所领导、30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学子、企业代表与徐州籍英才齐聚彭城。该活动以“彭聚英才・城就未来”为主题,紧扣服务中心城市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各地各部门掀起“双招双引”热潮,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澎湃人才动能。
“区域中心城市是徐州发展的最大优势,这里有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攀高逐新的蓬勃态势、日益完备的城市功能,选择徐州,定能助力各类人才抢抓时代风口、谱写事业新篇。”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真诚邀请,期望更多人才走进徐州、了解徐州、扎根徐州。
活动中,高层次创业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分享在徐创业故事;系列人才政策兑现,包含市双创计划资助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代表、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代表、市产业骨干人才培养对象等。值得关注的是,大会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徐州特色的最新人才发展成果,如发布《关于加快数字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的八条举措》、发布30亿元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授牌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徐州人才商学院等。
会上拿到100万元奖励的双创人才代表、中沛江苏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贡亮说:“对于我这样的技术类人才,把智能制造落地在徐州是一种情怀。智能制造企业前期资金缺口不小,不过从引才到落地,我们就拿到了系列补贴和培养计划,让我们深耕发展的底气更足。”
现场,徐州携手周边9市组织部门代表,共同签署《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聚焦人才规划协同、政策联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七大领域,推动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人才工作一体化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区域人才发展进入协同作战的新阶段。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精彩远不止于启动仪式。徐州打造了由1场主题活动、11场专题活动和11场县区活动构成的“1+11+11”人才活动矩阵。作为大会子活动,“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招聘现场,57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与徐州2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精准对接。在大会分会场,云龙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现场紧张而热烈,9个创新创业项目现场接受答辩评审,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科技等诸多方面。11月7日,铜山区召开第四届协“铜”创新合作发展联盟大会,发布协“铜”创新合作发展联盟第四年度工作计划,揭牌太原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徐州),标志该区校地合作有了新阵地。
到“十四五”末,徐州市人才资源总量预计达196万人,高层次人才16.8万,高技能人才38.7万。“十四五”期间,近25万名大学毕业生选择徐州,在徐高校毕业生留徐率提升至26.7%。数字背后,是政策的力量、平台的支撑、生态的滋养,更是一座城市与一代人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生动写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涛 岳旭 杨琦 陈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