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秸秆都去哪儿了
2025-11-07 21:02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农机穿梭,草捆成排,眼下江苏各地的稻田里,收割后的秸秆正忙着“变身”。通过“农机作业+企业回收+综合利用”模式,让秸秆化身动物饲料、种植基质、发电原料,既破解了环保难题,又为农户开辟了增收新路径,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你见过田间秸秆回收的忙碌场景吗?

来,带你一睹现场

↓↓↓

11月6日,如皋市城南街道申徐村农田里,农民驾驶农机装运回收秸秆。徐慧/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1月5日,宜兴市杨巷镇邬泉村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稻谷收割后,搂草机将散落的稻草搂拢。龚建平/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1月5日,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南社区,农机手正驾驶农机在对稻田内的秸秆进行“打包”作业。陈佳琪/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1月5日,在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南新村农田里,农机手驾驶农机将水稻秸秆打包。施柏荣/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0月31日,在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三庄村,一秸秆回收企业组织打捆机来回穿梭于刚收割完水稻的田间打捆秸秆,准备装运到临时堆放点,提供给安徽的热电企业及河南养牛基地。刘彬/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除了打包离田,

还有秸秆还田、切割粉碎……

11月1日,宿迁市泗洪县青阳街道戚庄社区一家庭农场,大型拖拉机深耕稻田,秸秆全量还田。陈玉/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0月12日,连云港市灌南县田楼镇林丰村,养牛大户郑海翔和家人正在加工玉米秸秆作为肉牛越冬饲料。王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0月11日,宿迁泗洪县上塘镇甜玉米种植基地,联合收割机穿梭抢收,将玉米与秸秆切割粉碎后装车,现代农业高效图景尽显。这些青贮饲料直供本地养牛场,实现“种植-养殖”循环,让农业“废料”变资源。朱鹏程/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0月1日,南通市海门区,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组织收割采摘后的玉米秸秆,粉碎后当青储。袁伟/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你还知道哪些秸秆利用的好办法?

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策划:张筠

整合:周莉娜

标签:
责编: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