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同行”: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探寻传统工艺美术的未来
2025-11-07 17:0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张洁茹  
1

11月7日上午,第十六届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展会重头活动之一的“与AI同行——江苏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论坛”,7日下午在展览现场成功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工艺美术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注入新思路、凝聚新共识。论坛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孙捷教授以《AI与可持续时尚设计的多重未来》为题,分享了可持续时尚与设计创新的前沿探索。孙捷指出,AI与设计的结合将推动时尚从“艺术设计”向“交叉学科设计”拓展,从而打造出“新质时尚力”与“设计驱动型创新”双引擎。“虚拟时尚与现实时尚的融通互补,正为行业开辟多元价值空间。”在他看来,未来时尚应围绕“可持续、智慧化、社会创新”三大方向,构建融合艺术、科技与文化的设计生态,推动时尚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转型。

新华网未来研究院院长、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主任杨溟,以《感知智能:AI与工艺美术融合发展趋势及路径》为主题,从科学美学视角解读了AI与手工艺术的融合本质。他指出,手工艺术的核心魅力在于构建了感知与情感的深度连接,而AI技术能够拓展这种连接的维度与边界。“传统手工艺依赖人的十指及多重感官互动,AI则可以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让文化体验突破‘视觉中心’的局限,实现触摸、声音、嗅觉等多维度的沉浸互动,”杨溟表示,“未来的工艺美术融合发展,将是生物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创新,让手工艺术在疗愈心灵、传承文化中发挥更大价值。”

江南大学中国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无锡供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雨航,带来了《AIGC赋能工艺美术大众创新》的实践分享。他介绍,当前工艺美术行业面临数字化门槛高、设计工具复杂等痛点,AIGC技术则有效降低了创作门槛,用户通过文字描述、草图、参考图等即可秒级生成设计方案,实现无限创意输出。“工艺美术行业的痛点之一是设计门槛高,很多手工艺人不会使用复杂设计软件,AIGC 降低了创新门槛,让人人都能参与工艺美术设计。”张雨航强调,“创新的主体是人,不是AI,AIGC是辅助创新的工具,而非创意本身。”论坛上,他还展示了AIGC在紫砂、陶瓷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包括与文博机构合作的游客手绘定制、面向青少年的非遗美育实践等。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庆教授以《从参数化设计到AIGC算法驱动》为题,分享了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创新探索。他指出,参数化设计通过计算机语言将关联逻辑具体化,而AIGC则推动设计从“操作技能”向“智能构思”转变。“算法和逻辑是数字时代设计的核心,AIGC让设计过程实现动态、多样的形式生成,帮助学生培养对算法逻辑与智能设计流程的理解能力,”周庆表示,南艺已构建包含编程与设计、参数化设计、AIGC时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体系,通过“灵感输入—AI生成—参数优化—实物呈现”的完整流程,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协同创新。

本次论坛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思想碰撞,清晰勾勒出AI赋能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蓝图。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与工艺美术的融合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协同共生。AI技术为传统工艺提供创新工具与传播载体,传统工艺则为AI提供独特的落地场景与文化内核。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应用的不断深化,江苏工艺美术将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更强生命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江苏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标签:
责编:陈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