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为何能成功登陆科创板?答案在于它掌握了AI高端芯片的关键基石。近日,高投集团旗下毅达资本投资的西安奕斯伟材料(688783.SH)成功上市,成为“科八条”发布后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
尚未盈利依然顺利上市,背后意义深远。
这标志着资本市场对具备“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巨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正持续深化。
企查查数据显示,西安奕材成立于2016年3月,主要从事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值得关注的是,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所需要的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芯片及功率器件等。
西安奕材现已构建覆盖拉晶、成型、抛光、清洗和外延五大核心工艺体系,产品的晶体缺陷控制、低翘曲度、超平坦度等核心指标比肩全球头部厂商,可满足2YY层NAND Flash存储芯片、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和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量产需求。
特别在AI高端芯片领域,企业创新开发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满足了AI大模型对定制化存储的爆发式需求。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12英寸硅片占据了2024年全球所有规格硅片出货面积的75%以上。据SEMI预测,2026年全球12英寸硅片需求将超1000万片/月,中国大陆地区需求超300万片/月,市场空间广阔。
面对国际巨头长期垄断,西安奕材以自主技术打破海外封锁,成为国内主流存储IDM厂商的战略级供应商(采购占比位列全球12英寸硅片供应商TOP2),同时稳居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供应商供货量首位。此外,公司产品批量供货联华电子、力积电、格罗方德等海内外主流晶圆厂,多年外销营收占比稳定在30%左右。截至2024年末,西安奕材12英寸硅片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一、全球前六。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在科创板上市,将有助于西安奕材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进一步扩大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技术实力并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构建更坚实、更具韧性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作出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