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个智能制造项目签约,这里有一份江苏“挑战季”成绩单……
2025-10-30 20:3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徐冠英  
1

交汇点讯 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今年发布了500余项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需求,目前已有57项签订技术合同、技术交易总金额达3700余万元。这是10月30日,记者从“挑战季”智能制造产业专场获悉的。

“挑战季”由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和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是江苏着力打造的科技成果转化品牌之一。“挑战季”设置智能制造产业专场,征集、发布并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技术供需对接。

30日举行的专场活动,由常州市科技局、南通市科技局、常州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承办。常州、南通两地的10个智能制造项目现场签约。

江苏诚功阀门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签约,开展“严苛工况下耐磨球阀关键技术及工艺研发”项目。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教授纪国剑告诉记者,在煤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阀门,面临“高温、高压差、高流量、高含固量、高腐蚀”的环境挑战,他带领团队为诚功阀门研制的正是抗“五高”阀门。

纪国剑说,签约前团队已经开展项目研究,“毕竟企业也要看看团队的本领”。目前,第一个阀门样机出炉,在抗“五高”上取得初步成果。按照约定,今年底要完成这个项目。“虽然有压力,但这项工作很有研究、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诚功阀门提升产品层次,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也能推动高端阀门国产化,降低企业阀门使用成本,助力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

“罐式集装箱故障诊断与智能换热技术研究”项目,签约方为南通四方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该公司技术负责人顾洪飞介绍,全球危化品罐式集装箱需求呈持续上升态势,高纯度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的贮藏及运输市场容量巨大。为此,公司将危化品罐式集装箱远程故障诊断与智能换热技术作为关键储备技术,与高校团队进行联合攻关。

据悉,今年“挑战季”启动以来,全省各地紧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需求,灵活运用“需求张榜、在线揭榜”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方式,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仅常州、南通两市共征集智能制造领域企业技术需求近200项,发布有效技术需求143项,达成意向合作70余项,签订技术合同13项。

活动中,作为江苏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单位,常州国家高新区、南通国家高新区介绍与高校协同创新情况。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区科协主席刘效禹介绍,7月“双高协同”试点启动以来,15个校企合作项目落地高新区,其中6个重大标志性合作项目总金额达1790万元;新增投资1000万元,新增拟投资5个项目总金额3000万元,初步构建“高校研发—园区转化—企业产业化”的创新闭环。常州高新区将以“双高协同”为抓手,推动高校学科优势与高新区产业资源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标签:
责编: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