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江苏对老城区和老街区开展全面“摸家底”调查
2025-10-30 19:0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白雪  
1

交汇点讯 近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部署开展全省老城区和老街区专项调查工作,出台《江苏省老城区和老街区专项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坚持应保尽保、实事求是,在2026年4月前,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全面摸清底数,形成一批潜在保护对象名单和一系列特色保护要素清单,为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方案明确,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以历史上都城、府城、州城、县城所在的老城区、老镇区为重点调查范围,兼顾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卫所、驿城、寨堡、租界等区域。

不同年代建成的区域,调查重点不同。1911年以前建成的,由老城墙、护城河等围合的城区、卫所、驿城、寨堡以及历史上无城墙但建设集中的区域。重点调查在城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历史遗存丰富、历史风貌集中的片区。

1911年至1949年建成的,体现近代历史进程或成就的区域。重点调查老街巷、老广场、老公园,老厂区、老仓库,老码头、老车站、老机场,老租界、老领事馆,老校区、老办公楼、老邮政局,老作坊、老饭店、老茶馆、老电影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历史风貌集中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

1949年至1978年建成的,体现新中国建设发展成就的区域。重点调查老工业区、老窑厂、老矿区,老机场、老航道、水利闸口,老居住区、老广场、老校区、老公园、老礼堂、老供销社、老旅社、单位大院,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及周边地区,以及历史风貌集中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等。

1978年以来,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区域。重点调查老商贸区、老厂区、老校区、老港区或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片区;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代表性建筑、雕塑和节点空间;彰显江苏地域文化与东方美学的代表性建筑、节点空间等。

其他体现江苏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特征的区域,重点调查长江、大运河、沿海历史文化带,以及淮河、胥河、淮盐、沪宁、陇海历史文化廊道等沿线片区。此外,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充分体现当代重要建设成就并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区域,也可纳入调查范围。

通过调查,江苏将形成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潜在保护对象名单,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潜在保护对象名单,一批历史建筑的潜在保护对象名单和一批特色保护要素清单。各地将对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和历史地段、历史建筑潜在保护对象,及时开展认定公布。

江苏要求各地加强对潜在保护对象的日常管理,所有潜在保护对象在完成认定公布前,一律不得拆除、迁移。强化成果运用,江苏还要求各地在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潜在对象、特色保护要素的保护利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标签:
责编: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