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研讨会暨新华红思享会走进无锡惠山区长安街道姑里社区
2025-10-24 17: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十月的江南姑里如诗如画。10月23日,来自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省农村经济学会、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们,以及新华日报、群众杂志等媒体记者们济济一堂,共同走进无锡惠山区长安街道姑里社区,开展“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研讨会暨新华红思享会走进惠山区长安街道姑里社区”活动,活动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江苏农村综合改革与基层治理创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农业发展等理论与实践命题开展深入探讨,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孵化平台,共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理念与经验。

“新”效应 ,兴”风貌

农家之富秋始见,十色田利皆丰登。在致辞环节,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秘书长苏慧军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以党建引领提升阵地建设、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互促,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示范带动“新”效应,迭变焕发乡村振兴“兴”风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姑里社区作为长安街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点社区,始终坚持以组织振兴为基石、产业振兴为引擎、生态振兴为底色,走出了一条“红能驱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先后获评了江苏省卫生村;无锡市“两型社会”示范村、幸福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省市级荣誉。

长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邓志娟说,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研讨会暨新华红思享会走进姑里社区,这是合力推动长安街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我们期待这样的研讨活动,碰撞出更多“党建+产业”“党建+生态”“党建+治理”的融合发展新思路,让“姑里样本”从典型案例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画卷。

迈向城乡“要素互动”

在圆桌访谈环节,专家们围绕为持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纷纷发表在专业领域真知灼见。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胥爱贵建议,姑里社区要在不断优化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特色做文章,把土地资源、水面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用好用足用活,努力出产品、出效益,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京市江宁区委党校副校长、经济学博士张永军表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姑里社区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谋突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所长邓衍明认为,将“共享农场”从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升级为“科技试验田”与“网红打卡地”的双重角色,是未来休闲农业的破局之道。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锦春说,面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姑里社区亟需从“边缘村落”向“复合型城乡单元”转型,从单向“要素输入”迈向城乡“要素互动”,以“乡村风貌遗存”打造“生活文化创新体”。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规划高级规划师汤春峰亮出了自己的鲜明观点,一个成功的村庄规划,一定是与村庄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紧密交织、共同演进的生命体。动态调整机制,就是这个生命体的“新陈代谢”系统,它让规划能够呼吸、成长,最终真正落地生根。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汪洋围绕《姑里村庄发展规划》也交流了自己的见解。

立足本土,借智聚力

走进基层的高层研讨会,从形式到内容都大胆创新,取得多项丰硕成果。

——党建创新需要实践的土壤,乡村振兴呼唤智慧的支撑。一个融合智慧与行动的新平台“新华红党建创新研究院惠山实践基地”揭牌。该基地的建立,旨在将前沿的党建理论研究与惠山、与长安街道的生动实践深度融合,为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乡村振兴,既要立足本土,也要借智聚力。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与社区发展融合,姑里社区与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签约共建“共享农场”,努力将“共享农场”建设成为农旅融合与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规划引领,方能行稳致远。江苏中源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带来了《姑里村庄发展规划》,为大家解读勾勒姑里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

——思想引领方向,实干成就未来。长安街道作为省委组织部的重点联系单位,坚持以“干部下沉”破题,正式组建“砺禾先锋”突击队,首批六大先锋队伍即将奔赴一线、履职担当。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活动现场,长安街道“I”聚漩溪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进行了首次公开推介,为深入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和全省若干措施的要求,长安街道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打造“I”聚漩溪党员教育培训体系,“I”聚漩溪,i=internet/我,既体现数字化,又有“我”之意,代表每个党员;“聚”寓意通过培训凝聚党员力量、凝聚人心,漩溪即长安。该体系立足新时代党员成长需求,构建了立体化、多维度的教育管理新格局,让教学形式从“活”到“优”、教学场所从“浅”入“深”、教育成果从“有”到“显”。确保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找到乡村振兴方向,激发党员投身乡村建设的使命感。

本次活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宜居焕新、治理创新的多元发展路径,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努力把姑里社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钟勇)

标签:
责编:纪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