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跳舞,纸飞机拉烟!江苏这所中学的科技节“宝藏”多
2025-10-23 22:13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李睿哲  
1

交汇点讯 “原以为中学校园科技节开幕,最多就是拿俩机器人做点演示,没想到居然来真的!”南京市金陵中学江心洲校区高一(11)班的许诺口中“来真的”,是指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与两名学生共同秀了一把街舞,最后光芒完全“碾压”这俩学生的宇树科技机器人。

从这段街舞开始前,预判机器人可能出现差错、偶尔冒出两句“锐评”,到目睹机器人丝滑地做出各类高难度动作后,情不自主前倾身体,或干脆站立爆发惊呼……学生们前后反应差异之大,成为印证许诺感慨最有力的证明。

10月23日,南京市金陵中学第十一届校园科技节拉开帷幕——上午新街口校区、下午江心洲校区,开幕式的举办时间虽略有不同,精彩程度和互动氛围却如出一辙。

中学校园科技节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显然是要在孩子心中种下兴趣的种子、激发科研的热情、树立走向科学殿堂的志向。

“我们的校友中,走出36位中外院士,他们用一生的探索,将金中人的名字写入中国科学史的星空。”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告诉同学们,学校至今珍藏着一张2000年的照片,画面中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来到金中,当年高三的谢臻达同学正在向他展示爬墙模型小车。杨振宁肯定了谢臻达的创造力,还对模型小车提出好几个问题,并且鼓励他们从事应用物理研究。“杨振宁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照片中那份专注的神情、那份对后辈的期许,却永远定格在金中的记忆里。而现在,谢臻达的研究方向正是应用物理,他已经成为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22年获评‘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

“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世界。人工智能在学习和‘创造’,生物技术在改写生命密码,量子计算在突破算力边疆,而金中人已投身其中——在STEAM中心设计智能机器人,在物联网实验室编织万物互联的梦想,在引入AI辅助教学的课堂里高效学习……各位同学,钟声再次响起,愿你们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写下新的算法诗篇,在深空探测的征途上留下金中的航迹,在生命科学的密码里解读人类的未来。”孙小红寄语。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国防七子”院校的代表也被邀请至开幕式现场。

“众所周知,水利科技是守护江河安澜的基石,当前水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慧水利扑面而来,今天我们带来手持激光仪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探寻水利奥秘。金中的学霸们,让我们共植创新理念、胸怀报国之志,用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探索和实践,用知识成就梦想,点燃创新之火、照亮成长之路。”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立师表示。

“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江苏招生组副组长。北航建校70多年来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科技成果,也希望金中学子能够一起传承空天报国精神和金中百年优良传统,在科技创新中发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自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招生组副组长、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党委书记曲乐,现场“喊话”金中学子。

“我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各位学弟学妹,今天能够回到母校,非常荣幸!”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专业辅导员李妍回忆,“刚才提到杨振宁教授来金中的经历,恰好当时我也在场,那时还是一名高二学生。金中开启了我的科技之梦,也指引我日后投身大学工作。我们的校训就是‘为国铸利器’,欢迎大家报考孝陵卫皇家理工学院!”

致辞发言环节过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用飞行表演,开启科技展示与互动的序曲。

当蔚蓝的天空成为背景板,划过一架架电动遥控“纸飞机”,拉烟、爬升,有的甚至冲上离地百余米的高度时,学生们抬头仰望的神情中,满眼尽是向往。有人手指其中几架讨论着飞行姿态,“气体缓冲力、空气阻力、流线型结构”等名词不绝于耳,有人举起相机,定格空中的“银翼”。

空气大炮、脑控棉花糖、液氮爆炸和马德堡半球等体验性环节,更是引得现场欢呼不断。

当“浸”过氮气的玫瑰花,在科学秀主持人手中微微“膨胀”,紧接着伴随主持人的抓握,在氮气缭绕下瞬间化作“玫瑰齑粉”时,不少同学露出惊奇的表情。当宇树科技机器人当真走过塑胶跑道,前来“炸街”时,文章开头的一幕成为校园科技节最鲜活的缩影……

“学校历来都有科技节,但相较过去,现在更加看重如何通过科技节这座‘桥梁’,撬动学生对于科技的渴望、提升他们思维的深度,同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金陵中学校长夏广平告诉记者,这些是当前高中校园科技活动更加看重的方面。

“我们希望科技节不仅保有传统元素,例如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创意实验展,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并给同伴们进行分享,此外也把最新颖的科技知识,通过这样一场科技盛宴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对于未知知识领域的渴望,立下前去探索探寻的决心,同时培养科技报国的情怀。”夏广平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睿哲/图文 刘莉/视频

王诗宇/视频制作

通讯员 顾健

标签:
责编: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