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时评|“痛金”受追捧,消费需理性
2025-10-23 10:2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孟亚生  
1

近段时间,一种名叫“痛金”的黄金饰品,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年轻人的消费市场。这种将热门动漫、游戏IP形象或元素与黄金材质结合制成的饰品或收藏品,悄然走红,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深层变革。

“痛金”源于“痛车”“痛包”等二次元文化概念,之所以畅销,本质是情感价值与实用主义的精准契合。对伴随二次元文化成长的年轻人而言,动漫游戏IP承载着青春记忆与情感寄托。“痛金”将这种情感需求与黄金的保值属性绑定,既圆了年轻人“把热爱戴在身上”的梦想,又自带“保值储蓄”的安全感,成为不少人眼中的“完美消费”。

同时,社交属性与身份认同,进一步点燃“痛金”热潮。在社交平台,“痛金开箱”“叠戴教程”等内容互动量动辄超百万,年轻人通过分享藏品寻找同好,甚至因同款饰品结识挚友。对年轻群体而言,佩戴“痛金”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对圈层文化的公开认同,是用贵金属为热爱“加冕”的自我表达。

不过,热潮背后,“痛金”的隐性风险不容忽视。其价格常达普通金价的2—3倍,热门款甚至能达到3倍以上。年轻人为IP情怀买单时,往往忽略了黄金回收“只认克重、不认‘角色身份’”的残酷现实。有消费者曾跟风购入5款动漫联名金饰,总价超3万元,如今急需用钱时,回收价却“腰斩”,溢价部分全打了“水漂”。更值得警惕的是,二次元IP生命周期本就短暂,今天爆红的角色备受追捧,来年或许就被新热潮覆盖,那些囤积的“限定款”,最终只会从“心头好”变成“压箱底的闲置”,价格也随之崩盘。

“痛金”的风险,还藏在消费理性的迷失中。不少年轻人虽把“痛金”当作“可控的热爱”,但在“小克重、低单价”的诱惑下逐渐失控,以致被“痛金”掏空了口袋、刺痛了情感;更有人陷入“拼团定制”的陷阱,为了凑齐“稀有款”,和陌生网友拼单,结果遇到虚假发货、货不对板的问题。当消费从“为喜欢买单”变成“为数量较劲”,当储蓄从“稳健积累”变成“盲目囤积”,“痛金”的“保值属性”早已变质,反而成了透支生活的“枷锁”。

“痛金”的流行,是传统消费与青年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既见证了黄金消费的年轻化转型,也暴露了新一代的焦虑与追求。对年轻人而言,理性消费应是核心准则,以能力为限,为热爱买单而非为潮流透支;对商家而言,深耕长生命周期IP、规范定制市场才是长久之道。当热潮退去,真正能留存的,终将是那些兼具情感温度与实际价值的存在,这或许正是“痛金”给消费市场带来的最深刻启示。

(孟亚生)

标签:
责编: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