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奋力挑大梁|高端制造“上车”,货车换挡提速
2025-10-21 19:5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陈珺璐  
1

“倒,倒,倒……好!停,可以熄火啦。”10月21日清晨,一辆满载货物的厢式大货车,在历经数日长途奔波后顺利抵达南京,缓缓倒入位于江宁区的朝篷物流园区。

货厢门一开,卸货师傅立即驾驶叉车上前。大大小小的包裹将在这里“换乘”更小型的货车,分头发往南京各区及周边城市。园区的另一头,一批打包整齐的货物正静待启程。“等这批货卸完,仓库里那批就能装车了,这几天就忙这个。”天气渐凉,园区负责人陈国庆的额头上却沁出细密的汗珠,“上货得仔细盯着,这些通讯元器件,最怕磕碰。”

一头连着生产供给,一头牵着消费需求,物流被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从“一人一车”的货运司机,到组建车队,再到创办物流公司,陈国庆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十多年,既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奋斗者。在他看来,江苏这五年的变化,藏在来来往往的货车货箱里。

“早些年跑运输,货物八成都是汽车零配件、玩具、服装这类低附加值产品。”陈国庆回忆,“特别是近五年,货箱里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像中兴通讯这样的企业,已经和我们建立起稳定的仓储和运输合作。”与他的回忆同步的是南京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电子通信、光电科技等高端制造业的不断崛起。

货物结构的转变,也推动着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升级。陈国庆告诉记者,货运司机收入不仅取决于运输里程,也与货物“含金量”密切相关。附加值越高的货物,对运输条件要求也越高。

“比如这批电子元件,怕震怕撞,必须平稳运送,这就倒逼我们提升服务标准。”陈国庆说,现在物流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拼低价”“拼体力”,要想脱颖而出,就得精准解决制造业企业的痛点。如今,朝篷物流园区不仅承接配送,还提供仓储等链式服务。“这样既方便客户,也提高了我们的利润率。”

更多的变化,藏在车轮滚过的每一条路上。从朝篷物流园区向东出发,道路平坦通畅,仅六七分钟便可驶入002省道。“这些年路网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物流不仅价格更优,速度也更快了。”陈国庆算了一笔账:以南京到马鞍山郑蒲港新区为例,过去走国道,往返加卸货得花一整天;如今高速扩建,虽然费用略高几十元,但时间节省近半,司机完全来得及多接一单“回头货”,即使运费让利,总收入也相对提升。五年前,园区里挂靠的司机月收入多在八九千元徘徊,如今已普遍迈过万元。

与此同时,数字化浪潮正重塑货运行业。“现在大部分司机都靠手机接单了。”陈国庆边说边打开“运满满”App,屏幕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待承运的货物信息。师傅们常在卸货间隙刷单找货,相比之前的接单模式,空驶率大大降低。

2025年货车司机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货运平台已从最初的接单工具,逐步发展为覆盖全流程的运营平台。随着司机对平台的依赖日益加深,如何做好他们的“娘家人”?

“管理要跟上,服务更要暖心。”“运满满”联合创始人马桂珍介绍,近五年来,平台持续在“关爱+赋能”上发力,推出“省心包”“省心套餐”“运费损失险”等一系列措施,为司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针对运费拖欠、货款纠纷等行业痛点,平台主动介入,仅去年就通过多方协作,协助司机追回运费12.37亿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见习记者 黄煌

标签:
责编:胡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