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和同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日前在福州市落下帷幕,应福建省人民政府邀请,江苏省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宾省参会参展。

据悉,此次作为主宾省参会参展,江苏精心策划了“四个一”系列活动,包括一个江苏主宾省展区、一场现场对接交流活动、一条视频——《江苏奋力建设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一本图册——《江苏省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品牌船型图谱》,全面展示了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综合实力与创新成果。
在展会现场,江苏搭建了540平方米的主宾省展区,省内优质船舶海工企业悉数亮相,36个高端船型与配套产品进行重点展示,包括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大型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全球最大24000箱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等“大国重器”,集中呈现我省全船型谱系化综合建造能力。
活动期间,作为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江苏省工信厅、福建省工信厅、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联盟共同举办了“船舶海工产业绿色智能发展对接交流活动”。

苏闽两省工信部门负责人,各有关设区市工信系统负责同志,以及船舶海工重点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服务商等参加了活动。
对接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韩端锋分别围绕“工业AI时代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未来海洋装备展望”主题展开专家讲座;福建船政重工、三峡集团福州海峡发电、厦门船舶重工,以及江苏新时代造船、惠生清洁能源等链主企业代表,现场分享了智改数转典型案例并发布下一步需求;厦门航天思尔特、无锡华联科技等服务商企业代表发布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
系列活动尤有成效,来自江苏和福建的多家企业经过深入洽谈交流,成功达成合作并现场签署合作协议。

江苏是造船大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江苏以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为支撑,积极推动船舶海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构建“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省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李锋表示,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是船舶海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他希望,苏闽两地工信部门和船舶海工企业紧抓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赋能为核心手段,以网络联接为关键支撑,聚焦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创新三大方向深化合作,携手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国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图片由江苏省工信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