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学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
2025-10-19 13:2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吴琼  
1

交汇点讯 10月18日下午,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共同承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市举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副主任马同松,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金松,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祖力亚提出席并致辞。来自部委、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主持会议。

胡军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和光辉典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已充分证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也充分表明这一思想是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的思想武器。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这一关键节点,要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马同松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江苏作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省和全国唯一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份,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美丽江苏建设为牵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将继续支持江苏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赵金松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思想,深入研究总结美丽江苏实践经验,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科学观点方法、强大实践力量和鲜明时代特色研究好、阐释透,把美丽江苏实践探索形成的新经验新认识总结提炼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江苏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新思路新举措,持续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祖力亚提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基地作为省研究中心设在省级部门的理论研究基地,近年来在生态环境部和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产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形成了生动的实践案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省上下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省生态环境厅将认真研究和运用此次会议成果,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围绕劳动价值论、生产力学说、产业理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自然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依据、理论内涵和实现方式,全面解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强调了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协同推进路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维新分析了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形势,介绍了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成效,从智慧监测、科技支撑、产业助力、农业生态化发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产业园区和友好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十五五”美丽江苏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宗尧从“经济大省挑大梁”角度介绍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积极成效,围绕创新驱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总体思路与路径建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战略部主任张强从理论说服力、实践推动力、精神感召力、战略引领力、理论开放力等维度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并结合五个重大关系,围绕战略定力、内生动力、协同合力、转型效力、治理能力等方面分析“十五五”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包存宽教授介绍了共同体理念和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存在问题,从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绿色低碳、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江苏推动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建议。

南京工业大学生态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黄爱宝教授分析了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总结了生态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苏南模式创新和美丽江苏建设路径,认为需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完善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水韵江苏品牌建设、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以推进江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京大学商学院金刚副教授介绍了沈坤荣教授关于河长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河湖治理面临的核心挑战,阐述了河长制这一江苏环境制度创新举措的实践情况与制度优势,从数智技术赋能和制度效能提升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只有坚持法治化、数智化、社会化“三轨并行”,才能实现“河长治”的美好愿景。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伟京系统介绍太湖的战略地位、治理难度、核心成效,从思想引领、制度优势、科学治理体系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了江苏各级党委政府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太湖治理取得积极成效的实践经验,面向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等要求分析了太湖治理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太湖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作了展望。

本次会议汇聚多方智慧力量,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与实践伟力,也针对美丽江苏建设中的关键议题,形成了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共识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清晰路径。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将本次会议的理论成果、案例经验转化为具体行动,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要求,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实践。

生态环境部、省委宣传部、省生态环境厅有关部门相关同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相关理论研究基地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标签:
责编: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