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术空间”在苏州启动
2025-10-18 23:3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孟旭  
1

交汇点讯 10月18日,苏州召开“AI+制造”工作推进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会上,江苏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术空间”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启动,旨在通过“六位一体”服务模式,降低企业应用AI技术的门槛与成本。

会议现场

AI赋能制造,带来深刻的产业变革。苏州作为制造大市、制造强市,加强工业大模型培育势在必行。近两年来,工业垂类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苏州已实现从初期的通用大模型辅助办公,到现阶段的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定制化的深度跃升。

截至目前,苏州全市已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139个(含在研),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逐步形成工业垂类大模型加专用化轻量模型协同发展的态势。

作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高地、“AI+制造”核心区,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相关企业超1800家,去年产值规模突破1100亿元,近百家企业及院所开发应用专用垂直领域模型及企业级GPT产品工具,累计7款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31个算法(22家企业)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数量均位列苏州第一。

“模术空间”启动

此次启动的“模术空间”是苏州及园区展示“AI+制造”各项探索与实践成果的“样板间”。该空间依托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通过要素支撑、中试验证、场景对接、资本赋能、人才服务及生态营造等“六位一体”的系统构建,旨在实现从单一服务点到全方位服务生态的升华,形成资源高效配置、技术快速迭代、场景深度融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

“模术空间”为企业提供即开即用的公共算力、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模型评测平台等核心资源。这意味着,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巨资自建算力中心和数据团队,就能快速调用先进AI工具,极大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与初始成本。这种“全要素超市”式的服务,让企业能聚焦于自身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开发,显著缩短了从技术调研到部署应用的周期。

苏州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打造‘模术空间’,不是简单聚集资源,而是让技术、场景、资本在这里发生‘化学反应’。”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总裁张峰举例,该空间集聚各类顶尖创新资源,包括微软、华为、IBM等国际机构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形成“头部引领+多元参与”的格局,确保技术的前沿性和可靠性;与百亿级产业基金合作,为企业试水“AI+制造”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同时通过配套政策,吸引并留住高端AI人才。

未来,“模术空间”将持续以“六位一体”为战略指引,提升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含“模”量,通过各个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把 AI 真正装进生产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提升苏州在全球智能制造格局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揭牌

探索“AI+制造”,离不开高能级载体的支撑。推进会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正式揭牌。这一国家级载体的落地,既是国家对苏州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驱动本地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实现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关键引擎。

苏州市制造业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同步授牌。为强化人工智能对重点制造业行业的赋能赋智,苏州首批遴选了苏数科集团、镁伽科技、恒创数科、中移云能、电子五所华东分所、协同科技6家重点细分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围绕行业内人工智能应用的共性问题和应用模式开展研究,输出共性技术服务能力及集成解决方案。

会上还发布了苏州首批24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入围名单、首批20个制造业重点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培育清单和首批150项智能终端产品培育名单。

苏州市制造业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建设名单
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入围名单(24个)
首批制造业重点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培育清单(20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孟旭

标签:
责编:李仲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