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桃江县某医院因频繁占用医护人员业余时间组织演讲比赛、脱口秀表演等非紧急、非必要的活动,被网友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吐槽:“如果领导们有时间又有精力,请领导们来参加这些比赛,让我们来当一次观众可好?”这一事件,再次将“团建”这一原本旨在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活动,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团建,本意是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单位却将团建活动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表演秀”,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以桃江县某医院为例,医护人员本就工作繁忙,休息时间本就宝贵,却还要被强制参加这些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这不仅没有让医护人员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关怀,反而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和折磨。更令人不满的是,这些活动往往是由个别领导“拍脑袋”决定,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意愿和需求,也没有对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在不少单位,团建活动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有的单位为了追求“高大上”,不惜花费重金组织各种豪华活动,却忽略了活动的实际意义;有的单位则将团建活动变成了“加班”的另一种形式,让员工在疲惫的工作之余还要参加各种活动,身心俱疲。
团建活动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与一些单位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密切相关。一些单位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质;过于强调领导的主观意愿,而忽视了员工的客观需求。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团建活动自然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反而会引发员工的不满和抵触。
要让团建活动回归其本质,单位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首先,要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员工的意愿和需求,在组织团建活动前,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员工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要注重活动的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组织一些简单、实用、有趣的活动,如户外拓展、团队游戏等,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后,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
团建活动本应是团队建设的“助推器”,而不是员工心中的“负担”。只有让团建活动回归其本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