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十月金秋,同聚共商。10月16日,2025投资淮安金秋经贸恳谈会开幕。值此收官攻坚“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的关键节点,300余名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代表来淮齐聚、共谋合作发展。

近年来,淮安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发展速度稳健攀升,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今年上半年增长6.8%,增速全省第一;“工业强市”建设持续突破,在建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2个、其中首期竣工投产26个,现有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均是“十三五”末的8倍以上。

“迈上‘十五五’新征程,淮安坚持新型工业化不飘移、不飘然、不飘浮,突出项目引培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培育壮大‘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力争到2030年千亿级产业集群达5个,创新型中小企业超2000户,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占比85%,成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生力军。”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介绍。

“淮安发展枢纽经济,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中国物流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感慨。2024年,淮安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全国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明年,涟水机场三期T2航站楼主体完工。未来,淮安将聚力构建高铁“米”字形八向辐射、内河二级航道五向通江达海的交通新格局,全力打造国家级内河航运中心,着力构筑高效便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深度嵌入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和产业协作分工,推动形成淮安特色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

“从项目签约开始,淮安‘项目为王、惜时如金’的‘极致真诚’让我们备受感动。”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回忆,2021年在淮投资202亿元建设中天精品钢帘线项目,五年时间,建起了一座世界领先的钢帘线产业园。如今,项目的6座工厂中,已有4座建成投产,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钢帘线、胎圈丝160万吨,预计占全球市场总量30%、全国总量50%。
从持续壮大的产业集群,到通江达海的枢纽格局,淮安正以最蓬勃的姿态向“十五五”迈进;面对诸多有意来淮投资的客商,淮安秉持深厚诚意,以“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开门“迎客”。

“这次,我们把‘洽谈会’改为‘恳谈会’,重在一个‘恳’字,就是希望充分展示淮安‘诚意满淮’的恳切之情。与广大企业家面对面共叙情谊、深入沟通,把淮安与企业的所想、所愿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谋划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现场,史志军向各界发出邀请,未来,淮安将坚持政企同题共答,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做到“签约前心中有数、签约后说话算数”。
活动现场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一批涉及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绿色能源等领域的项目正式签约,为淮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易梦涵
图片 管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