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潜力大、动力足、活力强。10月16日,记者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前正式获批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全省具身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据悉,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与全国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SC42)、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工作领域相对应或相关联。
第一届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75名委员组成,秘书处由苏州大学、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哈工大苏州研究院联合承担,秘书处设在苏州大学,由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日常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业务指导。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超9700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55万亿元。然而,在安全规范、人机交互、场景应用等方面,仍缺乏统一标准,这不仅制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也影响产业协同和市场规范。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江苏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和产业基础良好,并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链列入“1650”产业体系重点培育,谋划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新赛道。在技术层面,江苏在伺服驱动与运动控制、减速器、协作机器人等方面具备技术优势,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眼下,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已落地江苏,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也在加快培育。
江苏省工信厅装备工业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化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在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构建科学、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为江苏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