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南京交警)
“应天高架上发生一起事故,现场好多好心人砸窗救人……”10月15日下午,南京一段路人拍摄的交通事故救援画面在网上流传,其中多位热心市民合力破窗救人引发关注。该起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后调查发现,现场作为救援“主力”的三位市民,竟然都来自南京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多方采访,路过的市民、热心的事故车主、大客车司机等,他们最终为记者还原了整个救援现场。
高架突发碰擦事故
多位热心市民合力救援
“我们当时是12点多路过的,就在应天大街高架1865产业园上方的位置,好像是多车事故,当时就感觉路突然堵起来了。”拍下热心市民砸窗救人视频的汪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前面有多辆车被剐蹭,然后就看到一辆黑色越野车追尾了前车,车头冒着烟好像起火了,司机可能昏过去了。汪女士说,当时看到好多人在救人,就随手拍下了视频并发布在网上,“看到大家都在砸窗救人,挺感动的。”
从汪女士拍摄的画面上,记者看到多位热心市民在现场救援,有市民拿灭火器喷射引擎盖,有人砸窗,很快该车驾驶人就被热心市民从车内拖抱了出来。通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现场一名事故车主,也是视频画面中,手拿灭火器扑救的热心人胡成兵,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天是驾车准备前往客户家,“当时我的右侧车屁股被SUV碰擦后,对方车没有停,又碰擦了其他车辆,最后因为追尾才停了下来。”他说,“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车里人可能出问题了……”


事故发生后,他赶紧将车停了下来,上前查看发现黑色越野车主已经失去意识,而且车头冒出大量烟雾和隐隐火光,因为自己车上没有灭火器,他看到后方驶来的大客车后,赶紧上前借了灭火器扑救。“我是退伍老兵,遇到这事理当尽力而为,当时没多想,拿着灭火器就去灭火了。”采访中,胡成兵告诉记者,“要说现场救援,有个小伙子特别值得表扬,一边救人一边引导交通,现场干得蛮多的,而且反应是最快的。”此后,他还专门给记者发来了自己现场拍摄的小伙的照片。
三名路过救援主力
“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然而,在进一步采访中记者意外发现,被胡成兵赞不绝口的“小伙”,竟然是一名碰巧路过的交警,而且网络视频画面中的三名救援“主力”,都是南京公安交管部门的同事。
(视频来源:南京交警)
“小伙”名叫李效,是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科技保障大队的民警。面对采访他告诉记者,当天他和交管局副局长王青以及交管局情报指挥综合大队丁鹏一行人刚从无锡出差回来。“中午12点15分左右,当时我们正好路过,就听到‘砰、砰’两声车辆碰撞的声音,接着又听到‘砰’的一声,就看到一辆黑色越野车追尾了前面一辆黑色小轿车。”李效说,凭借着多年的职业敏感,三人都觉得事故不简单,“王局当机立断,第一时间我们就把车停到安全区域,下车查看事故车辆情况,准备组织救援”。
李效说,在王青的指挥下,他迅速联系上报现场情况、呼叫铁骑和无人机支援,并和同事在现场开展救援。当时黑色越野车前引擎盖已经变形并冒出白烟,很快透出火光,可连续发生碰撞的司机却没有下车。经上前查看,李效透过车窗发现驾驶人明显失去了意识,如果不立刻施救,驾驶人将面临生命危险。

情况紧急,王青立刻和丁鹏一起从热心车友手中借来灭火器,对准黑色越野车引擎盖喷射扑灭明火,被碰擦的前车司机胡成兵也加入帮忙。同时,因车门拉不开,担心车辆起火自燃,李效赶紧拿过一个灭火器砸向车窗。
“借个安全锤!”与此同时,后方驶来一辆沪牌大客车,丁鹏跑上前去,从司机手中借来了安全锤,对着驾驶室车窗右上角猛烈击打,瞬间车窗玻璃就破裂了。为防止驾驶人受到伤害,他们在玻璃上掏出一个洞,伸手进去将碎玻璃往外扒拉,随后李效将手伸进车内解开车锁以及驾驶人身上的安全带,和王青一起将驾驶人从车内拖抱了出来,整个救援过程仅用了40秒左右。
大客车司机说“救人肯定是第一位的”
随后,李效将司机带至安全区域,让其腿部伸直,身体依靠在自己的胸前。二三十秒后,驾驶人慢慢恢复了意识,李效向其表明身份告知120已经在来的路上,并询问对方是否出现了低血糖,司机微微点了下头。“当时能看到司机的胳膊上绑着白色绷带,可能是刚从医院出来,精神不佳,很快120赶到将其送往了医院。”李效说。因SUV车头始终有白烟冒出,看到一辆路过的消防车,丁鹏立即上前表明身份并说明原因,消防车立即停下对车辆进行了扑救。此后,已经赶至现场的铁骑、事故处理民警等,对现场进行清拖疏导。
短短20分钟左右,这场事故就成功完成了破窗救人、车辆扑救、事故撤离等,路面迅速恢复畅通。事后三人回到局里继续工作,谁也没有再提这事,直到下午多名网友发布视频,才被同事认出来。“其实‘好人好事’没什么好说的,无论是救人还是处理事故,这本身就是我们身为警察的责任,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李效说,三人下车救援前,副局长王青就表示,不管黑色越野车车主什么情况,哪怕上前主动拦截,也要将事故损害降到最小。
此后,大客车司机杨师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故现场有人来借安全锤和灭火器,没啥好想的,救人肯定是第一位的。”他告诉记者,当时看到事故车辆冒白烟好像要起火,自己第一反应是把灭火器递了出去,没想到对方先要的是安全锤,后来又上来一位市民,把灭火器也借走了。“当时好多人在施救,因为我车上还有乘客,递了安全锤和灭火器后就先驶离了。”杨师傅说,自己从业20多年了,类似的情况遇到过很多次了,“救人最要紧,回头自己花钱把东西补上就行了”。
截至记者发稿前获悉,目前获救的驾驶人经过救治已无大碍,目前事故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通讯员 汪盛 郎伟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