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15日8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启动,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本次共计招生3.81万人,较去年减少了约1600人。此前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一直呈现扩大趋势,从2019年的1.45万人,逐年增长到2025年的3.97万人,本次招录规模才出现小幅度缩减。

“国考”招录要求发生变化,考生迎来更多选择
招录年龄放宽至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早在2024年招考政策就已将40周岁以下的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人员纳入限制范围以内,而往年仅招录非在职应届研究生。今年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放宽,给予考生更多选择。相较先前的规定,今年国考对年龄上限整体抬高了3岁。
有公考专家认为,此政策旨在打破年龄壁垒,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更多报考机会,使具备丰富社会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硕博生能够加入公务员队伍,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元的社会阅历与专业视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实际上,2024年,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山东、四川等地的公务员考试,部分岗位的报考要求就已经放宽到40岁。今年以来,多地又进一步放宽了考编年龄限制,应届硕士研究生年龄最高可到43岁。而应届硕士博士年龄放宽至40岁,已在多个省份施行十余年。备受大众期待的是,这一轮“国考”的调整,无论是对早早有相关政策的省份,还是对尚在观望的省份,这都能起到积极的鼓励和示范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部门均较去年有所增加。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中国作协和公安部所招录的非通用语职位报考者还需在笔试阶段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九个部门的非通用语职位报考者参加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
招考向应届生和基层倾斜,“招录大户”仍是国家税务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虽然整体招录计划有所缩减,但基层招录计划继续增长,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此次国考继续做好招录高校毕业生工作,招录计划依旧向应届生倾斜,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据统计,行政执法类职位占比78.1%(29751人),应届生要求职位占67.6%(25756人),基层工作经历无限制职位占 85.27%(32503人);本科学历可报职位占比88.90%(33890人);政治面貌不限要求的占90.1%(34337人)。
其中,“招录大户”依旧为国家税务系统,全国共设11789个职位,计划招录25004人。其中山东省税务局招录人数最多,为1500人。
涉苏936个岗位,计划招录1661人
在本次国家公务员招录计划中,江苏地区共936个职位,计划招录1661人,较去年减少51人。招录人数最多的部门依旧是江苏省税务局,计划招录1200人,较去年增长100人。从江苏省13个市的分布来看,南京和苏州的招录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分别计划招录233人和232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提醒,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6)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30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同时举行。
新闻链接
国考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
工作人员提醒考生,并非只有当年毕业的考生才算应届生,符合特定条件的群体,同样可凭借应届生身份报考对应岗位。
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国考认可的应届生身份主要涵盖以下群体:
1.2024年、202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2.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3.留学回国人员:
2024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