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最近,有个别企业公开大肆招聘所谓“撰稿”人员,有偿代写论文。据说,同一写手竟然能完成从“法学”“学前教育”到“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等多个毫不相关学科的论文,专业跨度惊人。有的枪手用AI一天能代写30篇论文,堆出五六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
有人说现在买论文比买菜还方便。话虽然有点夸张,却道出了论文代写产业野蛮生长的荒诞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归根到底是因为社会有着巨大的需求,医生要晋升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护士要晋升主管护师、主任护师,中小学教师要晋升二级教师、一级教师,还有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晋升政工师、高级政工师……发表论文都是必要条件,有的要求必须是国家级学术期刊,有的要求必须是核心期刊,还有的甚至连字数多少都有明确规定。
很多人在基层岗位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去搞科研,无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也没有发表论文的渠道,为了不耽误职称的晋升,就求助于论文代写、代发的机构。由此也导致了各种纠纷和骗局。
要斩断代写代发论文的利益链条,清除这一学术毒瘤,老胡建议:第一,高校应当将学术伦理纳入必修课;第二,职称评定部门应当推广AI内容检测系统,及时识别代写论文;第三,将代写论文列入违法违纪行为,将买卖双方都列入失信名单。
老胡最后想说,学术不是用来交易的,而是用来求真的。如果不学无术,仅靠投机取巧,混来的职称也终究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在人才评判标准上要真正从实绩出发,避免走唯学历、唯论文的老路。这个时代也需要慢下来,重新思考何为真正的知识生产。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丨AI胡波
统筹丨唐澄 杨丽
剪辑 | 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