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精致,飒得清醒!这出京剧老戏,轻松“拿捏”年轻观众
2025-10-12 19:4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陈洁  
1

交汇点讯 10月11日,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会演剧目——京剧《诗文会》在江阴大剧院精彩上演。这部上世纪60年代由“四小名旦”之一张君秋先生首演的经典剧目,因唱腔繁复、技巧高难,数十年来鲜有院团敢于复排。此次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重新整理搬演,不仅重现了张派艺术的华美神韵,更以青春化的表达、紧凑的节奏和鲜明的时代感,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

这部改编自明代传奇《绿牡丹》的轻喜剧,讲述才女车静芳“以诗为媒、出题选婿”的故事——不重门第、不靠媒妁,唯以才华论高下。她设下诗题,考校才子真伪,最终自主择婿。这一“才华才是硬道理”的价值观穿越数百年,竟与当代年轻人对能力、真诚与精神契合的婚恋期待不谋而合。

你以为京剧只有老套剧情?《诗文会》偏要打破刻板印象。剧中既有“诗词对决”的智力交锋,又有因代笔、误传引发的连环笑料,情节轻松诙谐,节奏明快流畅,被观众称为“古典版智力竞技”。唱词文雅而不晦涩,巧妙化用古典诗句,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生活趣味。一位95后观众散场后感叹:“原来京剧也能这么‘上头’——不是靠滤镜,是靠真剧情、真唱功、真智慧。”

导演张建强在采访中介绍,此次复排的核心理念是“守正创新”。“原剧时长两个多小时,人物关系略显繁杂,节奏偏慢,不太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剧习惯。”为此,团队对剧本进行系统梳理,删减拖沓重复场次,将全剧精炼至1小时45分钟,使叙事更紧凑、场次衔接更流畅。同时,为突出女主角车静芳作为“闺门旦”的青春形象,特别新增“游园”开场——让她在春日园林中赏花、吟诗、起舞,通过载歌载舞交代故事缘起,也充分展现青年演员的综合能力。

“当年张君秋先生演出时已年长,偏重唱功,形体动作较少。而今天的张婷正值艺术黄金期,又是女性演员,身段优美、表现力强,我们就有条件把‘无动不歌、无舞不乐’的戏曲美学真正做出来。”张建强说。在音乐上,剧组在保留京胡、月琴、三弦“三大件”传统伴奏的基础上,适度加入民乐配器,丰富听觉层次;舞美则坚持“一桌二椅”的写意传统,仅通过帘幔、挂落等细节营造环境,既延续戏曲的空灵意境,又契合现代舞台审美。

江苏省京剧院一级演员张婷饰演的车静芳,扮相清丽、身段灵动,更以扎实的张派功底征服全场。全剧近30处高音区位唱腔,不少段落开场即拔高音,对气息控制与声腔技巧要求极高,而她唱来游刃有余——高亢处穿云裂石,婉转处绵长如诉。尤其在新增的“游园”一场,她手持团扇、轻扬水袖,边舞边唱【南梆子】“迈月门绕粉墙缓步池苑”,将才女的诗意风骨与少女的灵动娇羞融为一体,令观众直呼“又美又飒”。

特邀上海京剧院叶派小生杨楠饰演的才子谢瑛俊朗儒雅,嗓音清亮,表演细腻。他在“应试”一场中以昆曲吟诗,吟唱婉转灵动,既显文人风骨,又为全剧增添一抹古典诗意,被观众誉为“锦上添花”。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两位丑角的插科打诨亦妙趣横生,强化了喜剧氛围,使整部戏“好看、好听、好玩”,尤其受到年轻观众喜爱。

《诗文会》的成功复排,背后是江苏省京剧院多年来坚持“以戏育人”的成果体现。从《骆驼祥子》到《虹桥赠珠》,再到如今的《诗文会》,剧院不断为青年演员搭建成长平台,让他们在演绎经典中锤炼技艺、传承精髓。而紫金文化艺术节,正是这一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自2018年创办以来,艺术节不仅成为江苏文艺精品的展示窗口,更在今年首次增设传统剧目复排单元,鼓励院团深耕经典、守正创新。这一举措,为传统戏曲的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同时,通过“茉莉花文艺直通车”等惠民举措,推动优秀剧目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真正实现“文艺为人民”。

“我们将继续走好传承与创新这条路,力求用新的表演方式呈现老剧目,让年轻观众更好地了解京剧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院长张倩说。

据悉,京剧《诗文会》还将作为本届紫金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演出,10月28日亮相江苏大剧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文 俞圣彤 李顺顺/视频

标签:
责编: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