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解码文旅“智”变新图景
2025-10-08 21:1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孟亚生  
1

南京秦淮河画舫载着游客驶入历史长卷、无锡惠山古镇光影在暮色中流转、苏州拙政园AI导览轻声讲述园林典故……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江苏大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科技的光影正以灵动姿态融入文旅场景,推动文旅产业从“观光打卡”向“深度沉浸”转型,勾勒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旅消费新图景。

沉浸式体验的技术赋能,打破了文旅消费的时空边界。技术的突破,让文旅不再满足于文物陈列、景点讲解的传统模式,而是以科技为桥,让历史文化可感可触。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VR大空间沉浸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古地图“活”起来,游客仿佛置身大航海时代的地理探索之旅,远比展板说明更具感染力;无锡惠山古镇的智元机器人体验中心,人形机器人化身服务官与游客开展冰壶竞技、知识问答,让1300年历史的古街与前沿具身智能产生奇妙碰撞,创造出“古脉新智”的独特体验。这些创新实践印证,当文化遗产遇上数字技术,便能突破物理限制,从“静态展品”变为“动态叙事”,让游客从旁观者成为历史的参与者。

智慧服务升级,让科技转化为看得见的便利,为假日沉浸式体验注入“温度质感”。国庆长假客流高峰下,技术创新正破解江苏传统旅游的诸多痛点,让便捷与贴心贯穿行程始终。生成式AI成为“私人导游”,输入“亲子游+非遗体验”等需求,瞬间即可生成涵盖行程规划、食宿推荐的定制方案,帮游客摆脱做攻略的焦虑;景区内,AI导览能根据游客身份动态调整讲解内容,为老年人简化信息,为青少年补充科普知识点,让文化传递更精准高效。在服务衔接上,江苏多地推行“在线文旅超市”,整合了门票预约、智能导览、文创销售等服务,其有声门票功能让游客扫码即可获得专属导游,夜游套餐、亲子产品等细分供给精准匹配消费需求;社保卡文旅“一卡通”的推行,更实现了服务的无缝衔接,游客凭一张卡或电子凭证即可通行全省文旅场所,让“一卡在手,畅游江苏”成为现实。

构建全域文旅生态,让“智”变效应突破单点局限,催生出文旅消费“新增长极”。江苏多地推出“一次购票多次使用、一次审批全省巡演”机制,打破了文旅资源的物理边界,使工厂、田野、天空都成为沉浸式体验的“生活剧场”,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产品供给,更推动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创造出更高附加值。智慧管理平台依托城市数据底座,实现“全景智控、物联安控”一屏统览,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大客流预警提供支撑,既保障了游客体验品质,又优化了景区客流分布。国庆长假期间,从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创新,到智慧服务的体系搭建,再到全域生态的协同共建,文旅“智”变让江苏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人文、人文滋养产业”的发展路径。

国庆长假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清晰看到文旅产业的“智”变方向,科技与文化的每一次碰撞,都在滋养着文化自信,也驱动着消费升级。文旅“智”变的征程上,真正的风景不仅在于技术的炫酷,更在于让文化更易被感知、被热爱,让旅游更具价值、更有温度。当每一处风景都能通过智慧手段讲好自己的故事,文旅产业便真正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从观光到体验、从传承到创新的质的飞跃。

(孟亚生)

标签:
责编:苏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