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江苏大地上有一群特殊的奉献者——科技型民营企业,正潜心在各领域以科技创新向祖国献礼。连日来,记者走进江苏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攻坚现场,记录下企业以实验室为阵地,以技术攻坚为使命,用创新实干诠释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副井口人脸检测算法已校准,再测试下未戴自救器识别灵敏度。”10月2日上午11时55分,在山西省晋城市沁和能源办公大楼,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视科技”)交付工程师李伟杰不断用笔记本记录设备参数,时不时拿起对讲机指导核对,逐一对山西鹏飞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管控平台的10余种场景算法调试。“这个界面能实时显示违规行为告警,井下煤仓区域有异常会立刻弹窗。”调试完成后,李伟杰点开自动报表功能进行演示,“现在三违处置业务流程能自动推送,效率比之前提升5倍,还能省10多名安全员。”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同李伟杰一样,小视科技许多项目组的成员依旧坚守岗位,不断拓展视觉大模型的使用场景。作为国内首批人工智能视觉企业,小视科技从成立之初就专注研发视觉基础大模型及生成式大模型、工业视觉大模型等全栈AI产品,截至目前多目标追踪技术——MiniTrack追踪、视觉大模型显著性检测、图像复原及稳健识别等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半小时后,鹏飞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管控平台所有功能校验完毕,矿山“AI哨兵”几项新算法正式上线运行。同一天,在500多公里外的山东省泰安市满庄派出所,大屏上小视科技研发的工业视觉大模型产品——“安全监管一张图”正实时呈现着泰安市岱岳区化工园区风险态势。

“这里是我们联动值班值守的核心区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张图’直观、实时掌握化工园区企业风险动态。”满庄派出所相关负责人指着监控大屏介绍,该平台整合了重大危险源、双重预防机制等数据,像这样的智能化管控场景,正让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从“经验防控”迈向“智能预控”,这种高效的联动值守模式,为安全生产筑牢智能防线。
那么,在大模型扎堆亮相的当下,小视科技为何能从一家只有4位员工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如今的江苏乃至国内的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其视觉大模型强在何处,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首先在算法思路上不同,例如判定‘打架’这一行为,如果把每个人作为一个检测框,当两个检测框挨在一起3秒判定为打架,那么这样就会有很多误判,我们则是检测两个人的骨骼,手或者脚的骨骼碰到对方身体算打架,算法不同,精度也会不同。其次是降噪和过滤,以高空抛物场景为例,以往识别的时候只要有个东西从上往下落就被认为是高空抛物,那么一只鸟从上往下俯冲也有可能被认成是高空抛物,我们则通过轨迹的加速度来判断这是一个活着的动物,还是一个正常下落的物品。”小视科技副总经理周吉祥向记者一一举例说明,他坦言,大模型在准确率上的不断提升,离不开科研的投入。
据了解,小视科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人才根基,每年研发投入超20%,用于扩建南京总部研发中心,着眼于前沿技术的预研与关键技术的攻坚,旨在突破工业AI质检、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的瓶颈。
此外,小视科技针对不同行业,打造垂直类视觉大模型。例如在校园安全与心理关怀需求方面,公司组建由数十名算法工程师构成的教育行业团队,在纯视觉基础上加入行为识别、情感计算等,重点攻坚多模态的大模型,通过自研的视觉语言融合算法,为吴中开放大学落地运行的“龙翔哨”系统提供支持。
在“龙翔哨”系统中,一方面AI智能周界防护系统能自动识别人员徘徊、危险行为,无人机巡航覆盖围墙、水域等盲区,发现异常立即喊话调度,实现从被动监控到主动干预。另一方面,多模态大模型可识别学生情绪状态与特殊行为,匿名推送预警至心理教师,实现对“四特”学生精准关怀。目前,“龙翔哨”系统已实现20类场景响应,日均处理事件超千条,AI真正让学校“有哨可吹”,让学生“有情可依”。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李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