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江苏大地上有一群特殊的奉献者——科技型民营企业,正潜心在各领域以科技创新向祖国献礼。连日来,记者走进江苏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攻坚现场,记录下企业以实验室为阵地,以技术攻坚为使命,用创新实干诠释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从白鲸航线自主研发全球最大无人货运飞机,到靖江新时代造船登顶全球订单榜首;从自主研发应用于二代身份证制作的徐州华信新材料,到凭独家助剂蝉联人造草坪全球销量冠军的江苏共创;从小视科技AI视觉大模型在矿山与校园筑起安全防线,到英特模在汽车研发测试服务站稳脚跟成为“隐形冠军”……连日来,记者走进江苏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攻坚现场,记录下企业以实验室为阵地、以技术攻坚为使命,用创新实干对祖国深情“告白”的生动场面。
“龙城壹号”领航无人苍穹,“数字船厂”放眼深蓝海洋
“机翼、垂尾与小翼已安装完毕,飞机即将被运往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进行测试。”9月30日,江苏常州空港产业园内,白鲸航线科技有限公司CPO李竹新介绍,这架名为“龙城壹号”的W5000无人货运飞机已进入适航取证阶段。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W5000采用国产双发涡轮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0.8吨,最远航程2600公里,相当于横跨半个中国。飞机机身和主承力结构采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达2.1吨,占机身总重高达65%。“这能让飞机更加稳固的同时减轻自身重量、提高运载效率。”李竹新说,“机体采用独特的方形设计,12种标准货箱货板可以直接上货,操作便捷如搭积木。”

实现22万个零部件国产化,飞控、航电、软件全部自主正向研发,W5000直接运营成本较同类飞机降低57%,使用寿命达25年……从核心发动机到细小传感器,飞机没有一个被“卡脖子”的环节,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全国仅40个城市提供货运飞机服务,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希望让航空物流降本增效,实现国内货物当日送达。”白鲸航线CEO胡震东说,“龙城壹号”的名字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情结。“项目落地时,常州市政府给予了厂房等方面支持,让创新团队得以扎根成长,这架飞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晶,更是政企携手、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见证。”
最近一个多月,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捷报频传:9月15日,企业为希腊船东TMS建造的56#11.5万吨油船举行命名仪式,这是TMS订制的三艘同型船中的最后一艘;9月1日,希腊船东Dynacom订购的7.35万吨油船、希腊船东Capital订制的11.25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油船,同步启动船体结构件切割预制;8月31日,新时代造船为地中海航运建造的三艘114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命名,现已全部交付。

今年以来,新时代造船加快推进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从9月21日启动提升作业,到9月30日圆满收官,新时代造船1000吨门式起重机整体提升顺利完成。该门式起重机采用单主梁设计,轨道跨度达229米,起升高度突破90米,可满足超大型船舶分段吊装的高效作业需求,助力企业拓展超大型船舶建造能力。
锚定“全年交船30艘”的目标,新时代造船不断提升船舶建造效率与品质,生产现场热度拉满。目前,新时代造船研发的苏伊士型油轮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双燃料动力船舶覆盖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双燃料动力船舶在手订单占总订单60%以上。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造船公司党办主任黄斌介绍,近年来,企业以科技手段助力提速增效,在中大型集装箱船、LNG燃料舱等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公司新接订单近一半都是新能源船舶,“我们将加快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建设,构建‘数字化船厂+’新型生产模式,加速驶向高技术船舶新蓝海!”
“独家助剂”铺就全球绿茵,“中国基材”守护方寸天地
假日期间,“苏超”联赛如火如荼。比赛现场,作为联赛的官方合作商,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赫然醒目。
“科技是公司的立身之本。”江苏共创董事长王强翔表示,公司现于江苏淮安和越南拥有生产基地,坐拥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的技术研发中心,攻克从草丝原料、纤维配方到生产工艺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市场的潮起潮落是常态,但只要我们技术领先、产品过硬,就能穿越周期,立于不败之地。”
10月2日,记者走进江苏共创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依然有序运转。经过精密配比的原料在高温拉丝后,在智能机械臂的操作中簇绒于基布之上,再经过背胶、烘干、梳理等工序,形成平整耐用、色泽鲜亮的人造草坪。

江苏共创技术人员介绍,草坪制造行业技术门槛并不高,公司产品的关键区别点在于助剂。“做草坪就像做地毯,是将一根根小草丝织在底胶上。助剂就像其中的添加剂,决定着草坪的不同性能。”他说,共创研发的独家助剂让产品的耐磨、抗老化、防霉抗菌等性能更加优越。
据AMI Consulting的全球人造草坪行业数据,江苏共创人造草坪销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生产和销售规模最大的人造草坪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历经20余年发展,江苏共创产品已涵盖运动草、休闲草等多系列、上千种规格,受众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还成功研制出行业内首款整体可回收人造草坪产品。2024年,江苏共创销售人造草坪产品9107万平方米,约相当于11384个南京奥体足球场的大小。
乘飞机高铁要刷身份证,到医院挂号能用社保卡……这些生活中必备的卡片,背后有着一个高端材料自主可控的故事。20多年前,作为证件制作核心材料的智能卡基材,一度长期依赖进口,这不仅推高成本,更存供应风险。
2004 年,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始换发。这场国家层面的民生工程,成为江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攻坚的“冲锋号”。企业组建专项研发团队,日夜攻关压延PETG智能卡基材料生产技术,成功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材料顺利应用于二代身份证制作。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在新沂经开区的华信新材料车间内,10条生产线照常运转,透明的膜片在精密设备中舒展、压延、成型,最终卷成一卷卷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的智能卡基材。“目前,我们全产线产品年产量约2万吨,其中拳头产品PETG卡基材年销量超2000吨。”公司6车间主任舒雷说。
不久前,企业自主研发的“一种压延PETG智能卡基材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这项技术化解了PETG生产中关键助剂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以“创新”为笔,华信新材料在特种膜材料领域不断书写新篇,构建起PETG、ABS、PC、生物基材料及循环材料等六大系列20多种产品矩阵,产品延伸至金融、交通、医疗、电子信息等领域。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20.44%,营业收入增幅达11.18%。
“智慧之眼”洞悉安全隐患,“测试利刃”护航汽车性能
“副井口人脸检测算法已校准,再测试下未戴自救器识别灵敏度。”10月2日上午11时55分,在山西省晋城市沁和能源办公大楼,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交付工程师李伟杰不断记录设备参数,逐一对山西鹏飞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管控平台“AI哨兵”的10余种场景算法调试。“这个界面能实时显示违规行为告警,井下煤仓区域有异常会立刻弹窗。三违处置业务流程能自动推送,效率提升5倍。”
国庆期间,小视科技许多项目组成员坚守岗位,不断拓展视觉大模型的使用场景。作为国内首批人工智能视觉企业,小视科技专注研发视觉基础大模型及生成式大模型、工业视觉大模型等全栈AI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多目标追踪技术——MiniTrack追踪、视觉大模型显著性检测、图像复原及稳健识别等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在大模型扎堆亮相的当下,小视科技何以跻身江苏乃至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头部?“首先是算法思路,例如判断打架,我们检测骨骼是否触碰,而非人体轮廓是否重叠,精度更高。其次是‘降噪’和‘过滤’,以高空抛物为例,我们通过捕捉对象轨迹判断这是鸟类,还是下落的物品。”小视科技副总经理周吉祥坦言,大模型的不断提升,离不开科研投入。“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0%,着眼前沿技术预研与关键技术攻坚,针对不同行业打造垂直类视觉大模型,着力突破工业AI质检、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的瓶颈。”
记者假期到访苏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时,工作人员孙钦正紧盯屏幕,为客户加紧进行减速器机械效率测试。“时间紧、任务重,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往前赶一赶测试进度。”孙钦说。
汽车研发测试是一种综合性服务,这类业务大多为外资品牌所主导。看准这一市场,2014年,英特模的8人创业团队从常熟起步。“我们只有4个实验室,有的机器是新买的,有的是自己组装的。”英特模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刘玉国回忆,“公司刚成立,没有多少可以仰仗的资本,极高的检验检测效率就是核心竞争力。”
2017年前后,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能源转型的快车道,英特模迅速布局软件开发。“我们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测控软件MTest,能高效控制测试台的各个设备,及时采集并输出数据。”刘玉国介绍。

深耕汽车动力系统及整车研发测试领域11年,英特模已拥有超400个实验室,业务覆盖200余项研发检测项目,形成“硬件+软件+关键测试技术”的核心技术体系,为国内外整车及零部件厂家提供高价值研发测试服务和试验装备定制。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内90%以上的装备由企业自主集成与开发。
9月27日,小米汽车和英特模的研发人员一起开了场茶话会,探讨新产品的开发动态以及性能保障。当下,英特模深度介入客户的前期产品研发,公司有100多位不同车企的研发人员常驻办公。“我们的客户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业务不断拓展,这是我们长足发展的优势。”刘玉国说。
策划 王拓
统筹 陈明慧
记者 姚政宇 唐颖 顾介铸 吴琼 颜颖 李晞 岳旭 洪叶 韩雷 许愿
统稿 李嘉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