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若出现身体不适,如突发疾病、意外受伤,需及时就医,但不少人会因“不知道去哪看病”“担心医院放假”延误治疗。掌握应急就医知识,快速找对医疗资源,能为救治争取时间,保障健康安全。

首先明确“医院接诊情况”。“双节”期间,所有公立医院均正常接诊,急诊科24小时开放,门诊按节假日排班(通常会提前在医院官网、公众号公布),无需担心“医院放假看不了病”。若需看专科门诊,如眼科、口腔科,可提前通过医院官网、公众号或电话查询接诊时间,避免跑空;若只是轻微不适,如感冒、咳嗽,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少便捷,避免占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

其次根据“病情紧急程度”选择就医地点。若出现紧急情况,如突发心梗、脑梗、呼吸困难、剧烈头痛/胸痛/腹痛、严重外伤等,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前往最近的三甲医院急诊科,这类医院设备齐全、救治能力强,能应对复杂急症;若病情较缓,如慢性疾病复发(如高血压、糖尿病血糖波动)、轻微外伤(如擦伤、扭伤),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二级医院,既能得到及时治疗,又能减少排队等待时间;若儿童生病,建议前往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

就医前做好“准备工作”。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方便挂号;若有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需携带病历本、近期检查报告,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若服用药物,可携带药盒,告知医生用药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提前通过医院公众号、支付宝 / 微信“挂号平台”预约挂号,减少现场排队时间;若前往急诊科,无需预约,直接到急诊科分诊台登记就诊。
此外,需注意“就医途中防护”。若因疑似呼吸系统传染病就医,如发烧伴咳嗽,需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可选择自驾或打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就医过程中遵守医院规定,配合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就医后按医嘱用药,必要时复诊,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需及时再次就医。
(以上图片均由AI生成)
审核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徐昌盛副主任医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