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已经开启,但尚有部分2025届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记者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9月25日举行的就业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人社厅将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多部门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集中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就业服务,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前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加密招聘活动频次
接续举办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国聘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等专项活动,每个设区市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线上用好“就在江苏”“24365”服务平台,常态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访企探岗等活动;线下发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多举办“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办好“人才夜市”,提高招聘服务精细化、多元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参加招聘活动的用人单位资质和岗位信息的审核,坚决杜绝虚假、不合理招聘信息。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实施高校毕业生“强技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大力开发省“1650”先进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训项目,举办“技能夜校”,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全年开展高校毕业生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以上。办好针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开设的177个微专业,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业和就业上给予重点帮扶。
精准开展就业帮扶
做好实名调查,逐人摸清基本情况、求职意愿、技能状况、服务需求,分类提供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见习培训等服务,“一人一策”开展困难毕业生兜底帮扶,优先推送5个高质量岗位信息,做到“一帮到底、不落一人”。对通过市场化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按规定予以安置。对长期失业青年,主动提供岗位对接、就业指导、培训推介等服务,组织开展企业参观、就业沙龙等活动,引导他们走出家门,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对求职受挫、信心不足的失业青年,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求职会诊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积极理性求职,尽快投入到求职活动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