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注图书榜吗?这份文艺“榜中榜”想让好书“被看见”
2025-09-25 20:06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冯圆芳  
1

你平时会关注各种图书榜吗?近日,国内文艺出版社联盟推出“文艺联盟好书・2025上半年榜”,在新媒体平台“大鲸出来了号”发布后,引发业界和读者广泛关注。

该联盟以华东地区文艺出版社为主体,成员扩展至10个省市的专业文艺社,今年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两家联盟单位的倡议下,首次举行“文艺联盟好书”评选。苏童《好天气》、胡学文《龙凤歌》等重磅苏版图书入选。榜单上还有诺奖“遗珠”作家曹乃谦沉潜20年推出的平民史诗《换梅》,上海作家孙颙追问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何去何从的长篇《两间》,北大教授谢冕讲述诗意人生与生命哲学的《为今天干杯》,以及展现西藏纳入中国版图之路的次仁罗布《乌思藏风云》,等等,可谓珠玉满眼、部部“硬核”。难怪此榜一公布,就被业内称为“榜中榜”。

1958年成立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名江苏文艺出版社)是江苏省唯一一家致力于大众出版的文艺出版社。《好天气》《龙凤歌》是该社优中选优,上榜的上半年新书。

“总编辑选书很慎重,生怕选得不好被同行见笑。”凤凰文艺社社长张在健笑道。反映江南城乡接合部发展变迁的《好天气》是苏童11年磨一剑之作,曾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这部700页46万字长篇在3个月内卖出5万本。胡学文43万字《龙凤歌》作为填补凤凰文学奖首奖空白的作品,也在1个半月内售出3万本。读者的好评、不俗的市场表现,捍卫了严肃文学与深度阅读的“尊严”。

而眼下,文艺图书市场迎来了或许是“史上最难”的时期。

根据中金易云的监测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下降9.64%。张在健分析,一是数字化潮流改变了纸质阅读的习惯,一是碎片化“刷屏”争夺了人们几乎所有闲暇时间。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日均观剧时长涨至101分钟,已追平即时通讯;而成年国民每天阅读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的平均时长仅半小时。“每年市场上的新书总量达20多万种,其中文学类图书2万多种,有的书几乎零宣传、零销售。”张在健痛心地说。

曾几何时,5万册销量是荣膺“畅销书”的门槛,而今,售出3万册、1万册,都称得上“卖得不错”。在此背景下,“文艺联盟好书榜”的发起和评选,是出版社抱团取暖、主动破局的一次尝试。

这张榜单有怎样的独特性、创新性?国内各类好书榜、文学榜比比皆是,部分榜单失去公信力,或因片面代表评委品位,或沦为“关系榜”而难以被大众“买单”。“文艺联盟好书榜”则试图搭建起连接评委、读者与市场的桥梁——

该榜单的评选机制颇为独特。10家出版社总编辑,每位推荐3本好书,代表“专业背书”;然后交由媒体评委和渠道评委,从30本中选出15本登上季度榜单。媒体代表涵盖《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澎湃新闻等,他们擅长从社会价值与传播潜力角度评估图书的话题性与文化意义;渠道代表包括京东图书、抖音电商、文轩在线等核心销售平台负责人,他们拥有判断图书市场潜力的丰富经验。

与多数榜单“只评不推”“推而不深”、难以实现销售转化不同,“文艺联盟好书榜”通过联盟资源整合,为入选图书搭建起全渠道宣传营销矩阵,你宣传我、我宣传你。读者可以在凤凰集团的线上书店看到联盟兄弟出版社的上榜好书;这张榜单还会显示在主流线上平台网店的醒目位置,助推好书走出算法推荐的“茧房”与劣币驱逐良币的营销“怪圈”。

“在今天,出版社必须更加直接地面向读者、面向市场。”张在健说。在他看来,“新大众文艺”概念的提出对出版人充满启示:那就是跳出象牙塔、小圈层,面向普通人,关怀现实人生,学会与读者共情。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今年专门成立了新大众文艺部门,已推出“外卖诗人”王计兵《世界把我照亮》、文博专家雷从云《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于春娥《手绘山海经》等作品,上市后均表现不俗。该社积极运营小红书、视频号、直播间,其账号入选“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探索老牌社转型路径。

为一部“乡土味”浓郁的严肃长篇召开新书发布会,且没有名家“站台”,会有好效果吗?今年3月,胡学文《龙凤歌》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首发,“把话筒交给读者”的推广思路,让发布现场出乎意料地温馨热烈。提前收到试读本后,60后至00后的不同代际读者纷至沓来,他们结合《龙凤歌》谈起家族变迁、记忆里的乡村女性,有读者说到父辈艰辛和都市漂泊的不易时,现场哽咽泪目……

文学的深意,恰恰闪烁于这份动人的时代切片中。

“读者的反馈让我们觉得很振奋。现在一些出版界同行都不太敢做大部头的严肃长篇了。做长篇的成本高、版税高,而碎片化时代里,非专业读者越来越难以‘啃’下一部长篇。”张在健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作家学者从“i人”转变为“e人”,尝试走到互联网的“台前”。今年以来,苏童、胡学文、张莉、吴忠全等作家评论家纷纷走进小红书,和网友聊聊天。凤凰文艺社策划了“给苏童老师的一封信”笔记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保安、外卖员、调酒师、设计师、工程师的热情投稿。

该社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一本书曝光5次,才有可能获得1次转化。只有勇敢‘走出去’、被看见,好书才有出圈出彩的机会。”

阅读推广需要巧借“共情”,也需要严肃的专业引领。凤凰文艺社旗下新媒体平台“大鲸出来了号”聚焦深度、专业的内容传播,提出“重启我们时代的文学壮游”。自去年7月以来,该平台策划制作超1500条原创视频,举办各类直播500余场,参与线上线下活动超1000场,不仅提升了社会效益,扩大了行业影响,也成功引流至自营电商,拉动图书销售超百万元实洋。

凤凰文艺社的墙壁上印着一句话:“唯有书籍可以抵御时间的磨损。”“文艺图书不是刚需,不承担功能性阅读,但长期来看不可或缺,它是一种情感阅读、素养阅读。”张在健说,“就像那句流行语说的:‘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附:“文艺联盟好书・2025上半年榜”名单

文学类>>>

《好天气》

作者:苏童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茅奖作家苏童以天才笔力、天气之喻,史诗般书写江南城乡从古典走向瑰丽新世界。

《龙凤歌》

作者:胡学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5年4月“中国好书”,一曲社会变迁的家庭合唱,四代女性的命运觉醒之路。

《换梅》

作者:曹乃谦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诺奖级作家巨献,超越血缘的母爱史诗,大历史下小人物的生活。

《四水归堂》

作者:郭明辉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徐徐展开一幅徽州古村落充满人文温度与时代气息的山乡变迁长卷。

《两间》

作者:孙颙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身边的读书人何去何从?照亮现代人的一本精神之书。

《微不足道的一切》

作者:哲贵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以一家三代约五十年的生活故事描摹中国式情感在现代社会的撕裂与缝合。

《为今天干杯》

作者:谢冕   著,高秀芹  编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北大教授谢冕讲述“永别忧伤,为今天干杯”的诗意人生与生命哲学。

《生女有所归》

作者:毛利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知名作家、情感领域头部博主毛利2025全新作品。写给所有主动的、有主见的女人!

“女性短经典”系列(3册)

作者:张抗抗、池莉、毕淑敏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聚焦逐渐“经典化”的当代女作家,让她们与新时代读者重新相遇。

《弃供》

作者:尹学芸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以细腻的笔触勾勒百态人生,于生活褶皱里探寻人性幽微。

《西施乳》

作者:老藤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猎枪与敬畏,征服与共生。一封给荒野的情书,一座震颤心灵的“文学动物园”。

《在山那边》

作者:蒋韵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展现成熟作家的创作功力,在书写现实困顿的同时让读者获得治愈。

《独自走向旷野》

作者:燕七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质朴、明澈、治愈,在求快求新求变之时,这本书是写给我们的缓慢之书、安慰之书。

《乌思藏风云》

作者:次仁罗布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讲述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风云,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叙事和历史记忆。

“中国作家访谈实录”系列

作者:张英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跨越二十载的真挚对谈,刻录中国当代文学的潮汐涨落。

《羌山之门》

作者:陈霁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以北川县石椅村为窗,见证震后重生与乡村振兴的传奇。

《万物皆美:冯骥才写给孩子的成长书》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以美育启蒙童心,陪伴孩子在万物之美中成长。

《狐狸,半蹲半走》

作者:张炜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深情回望童年之作。星海林野间,藏着成长的答案。

《只手摘星斗》(3册)

作者:扫3帝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实干者的平凡底色与非凡韧性,历漫漫摘星之途,终成时代华章。

《关键路径》

作者:匪迦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见证大国重器背后的热血传奇,触摸中国航空梦的滚烫脉搏!

文化艺术类>>>

《画魂:潘玉良传》(精装纪念版)

作者:石楠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一代画魂潘玉良艺术传记,新增百余幅画作、照片、信件,全彩典藏。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作者:王开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从左宗棠的人生经历中读懂中年持续进化的逻辑。

《少年游·敦煌》

作者:敦煌研究院 主编,宋淑霞、 李萍 等 编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敦煌研究院

献给青少年的敦煌石窟大赏!将莫高窟随身携带,随时云游1600岁的宝库。

《景德镇明清官窑青花瓷》

作者:李子嵬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聚焦景德镇官窑青花,以史料还原技艺,以细节辨析真伪,学术科普价值兼具。

《半小时读懂朱熹》

作者:混知团队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用幽默漫画讲朱熹故事,半小时速览理学精华,适合全家的”轻阅读“之旅。

《从个体到家国:社会史视野下的新世纪文学》

作者:陈思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以“社会史视野”为钥,于岁月长河中解锁新世纪文学的隐藏密码。

《特吕弗的电影课》

作者:[法]让·科莱 等 采访[法]贝尔纳·巴斯迪德 编订   夏燕 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世界电影宗师绝版访谈。十万字采访、百张剧照、高清手稿揭开一生创作秘辛!

《看不见水的鱼:日常生活的人类学瞬间》

作者:刘琪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在经典人类学观点与当代社会常境的频繁相遇间,重新打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你的近是我的远》

作者:邱雨薇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代际沟通破冰指南——先从妈妈到“陌生人”,再从“陌生人”到妈妈。

《围棋的故事》

作者:何云波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用一本“小”书,通俗简明地讲述围棋历史,及其深厚的中国文化渊源。

标签:
责编:于锋